当楚新终于可以从那冬衣中爬出来一点时,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今天按照中国的惯例是家家团圆的日子,身在俄罗斯的楚新还是孤单的一个人,窝在被窝里。
正当楚新还沉寂在自己的世界中时,自己手边的电话响了起来,是老妈打来的,楚新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都会把电话挂断,然后再给老妈回过去。
这世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主妇,对钱的话题非常敏感,每次和老妈打电话,老妈总会抱怨说电话费实在太贵了。
按照的老妈的原话说就是,我们娘俩在多通上几次话,这在我们农村都够给你娶个媳妇了,当然老妈是开玩笑,但楚新总是笑一笑,还是很自觉的每次都会在老妈挂断后再回过去。
楚新很理解自己的母亲,母亲是真正吃过苦的人,她明白生活的不容易,知道现在母亲也很节俭,虽然自己的孩子都长大了,都能挣钱了,就拿楚新来说,虽然只是泽尼特队的保障合同,但相比于自己老家的同龄人来说,着实挣得不算少,再加上楚新在俄罗斯也花不着什么钱。
虽然是这样母亲还是能省一分是一分,每次电话也总是母亲催促着楚新挂电话,其实每次母亲听到电话的嘟嘟声时,总会在电话的这头偷偷的抹眼泪。
当电话接通后,母亲的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小臭!(母亲还是那样每次都会喊楚新小臭)吃饺子了嘛?”
楚新听到这话先是愣了愣,随后又说道:“额....吃饺子干嘛呀?”
老妈听到楚新的话,故作生气的说道:“臭小子!踢球踢得都不知道过年了,也不知道给家里打个电话!”
楚新嘿嘿的笑了两声,随即说道:“这不是忙吗?你不知道俄罗斯这天太冷了,儿子都不敢出门,别说过年了,我还真给忘了,嘿嘿.....”
楚新又和老妈聊了一会,还是拗不过自己的母亲,只好把电话挂断了,楚新来到圣彼得堡算起来时间也不短了,虽然看到过很多黄皮肤的人,但真正可以确定是中国人也只有黄吉林一个人而已。
他不知道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有没有一个地方,能让自己感觉到一丝过年的气息,楚新最终决定还是出去走走。
以前楚新就听说什么“唐人街”,这种海外华侨的聚集地,就是不知道圣彼得堡有没有这种地方,楚新也决定碰碰运气,或许自己能够找到。
其实楚新不知道身在圣彼得堡的中国人处境并不好,当然人数也不少,只是楚新平常的心思都在足球上,所以观察的并不仔细。
这个忧郁雅致的城市,坐落在俄罗斯的最西端,这个城市的人们一直眺望着远方的波罗的海,安静的涅瓦河水中,映出两岸错落有致的欧式建筑,如果楚新平常可以仔细一点话,在这些建筑群中,偶尔可以看到标有“哈尔滨”、“大上海”等等字样的酒店和超市。
这个城市有着与生俱来的矛盾,它的矛盾是没有夜晚的“白夜”,也是漫长的冬季中,厚厚云层下闪烁的那一缕阳光,更是俄式风格和欧式风格的强烈碰撞。
楚新很难想象在这个处处充满着沙文主义的城市中,这些来到俄罗斯淘金的中国人是怎样生存的,或许就像他现在很难在泽尼特一线队踢球一样。
或许这个富有矛盾和激情的圣彼得堡深深的吸引着身在其中的中国人,像自己一样有过欢笑、有过泪水。
楚新穿过圣彼得堡的小巷,至少呈现在楚新面前的装饰,让楚新感到了过年的味道,高高挂起的灯楼、鲜红的服饰。
没错楚新来到了一个华人的聚集地,楚新走进了自己右手边的一个餐馆,其实楚新只是被餐厅门口贴着的门神吸引了,楚新只依稀的看清了,左右门神的年画上写着“张飞”、“关羽”,所以就不由自主的走了进去。
餐馆内的装饰很中式,一看就是自己家乡的东西,餐馆内的顾客不算多,有几个顶着黄头发的外国人。
看着楚新走进餐馆内,一个至少看上去很壮的中年人朝着楚新走了过来,壮汉操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问道:“先生你要来点什么?”
楚新下意识的回答道:“给我来一碗水饺!”只不过楚新说这句话的时候用的是中文,这倒让对面的壮汉愣了愣。
壮汉惊讶的说道:“你是中国人?”。看到楚新点了点头,壮汉又激动的问道:“你家是哪的?”
“山东!”楚新回答道!
“俺也是!俺也是!咱俩还是老乡类!”壮汉更激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