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梦想仗剑走天涯
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年少的心总有些轻狂如今已四海为家————许巍《曾经的你》秦浩监修的外滩2号正式落成,下午的董事会上麦边洋行的董事们对大楼的建设和秦浩的工作都很满意。
在总结上年和展望本年工作时,秦浩着重讲了有利的方面,而对可能的风险,仅仅以“市场已到高位,也意味着下行风险在加大”这样的笼统说法点到为止。
看得出,麦边先生对这样的定调很满意,几年的工作合作让秦浩和他早就有了默契,秦浩清楚麦边先生希望董事会充满乐观情绪,而把风险和风险控制的手段始终掌握在他自己手里。
按麦边先生本人的说法就是“谁站在船头看到了冰山谁就是船长,谁座在船舱里憧憬着前方的绿洲谁就是乘客”。
显然,按麦边先生的个性,他并不希望自己身边还有其他船长,这样他才可以像一个慈祥,坚毅的老船长,对水手和乘客们讲起远方即将到达的天堂,当这些人开始美好幻想的时候,他就可以调动所有船上的资源,马力全开的撞向冰山,或者自己放下救生艇逃生。
职场如舞台,秦浩想,既然自己演着水手的角色,那就脱光了上衣一脸傻乐的奔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方向狂奔才算是真正的演技派。
慷慨激昂时可以对大伙来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或者“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等煽情完了该划船还是划船去,永远记得自己只是个水手。
所以从董事会到后面的聚餐,秦浩一脸红光的大谈国际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好的不得了,国际橡胶需求将更加强劲云云....,聚餐完毕舞会开始后,象征性的跳了第一曲开场舞就借口身体不适匆匆往汪兆铭的约会上赶。
杏花楼离董事聚餐的饭店并不远,车子拐两个弯很快就到了,门脸不大,但却是咸丰元年就开张的老字号。进门后店伙计带到包房,就见一男一女早已在包房里等候。
“兆铭大哥”,“秦小弟”,两人儿时的称呼喊着对方拥抱在一起。
“一年多没见,你又瘦了啊”秦浩用拳头捶打了一下汪兆铭的胸口。
没等汪兆铭开口,旁边的女人急忙喊道:“秦大班是在怪我没把兆铭照顾好吧?”
“小陈啊,可不是嘛,下次再见到我兆铭大哥瘦点叔叔可饶不了你啊。”
其实陈碧君只比秦浩小4岁,但1906年秦浩回国前顺道马来西亚去看汪兆铭时陈碧君还只是整天跟在汪兆铭屁股后面示好的小粉丝,15岁的陈碧君第一次见到秦浩时客气的喊叔叔,后来秦浩就拿这段子当成了理所当然。
好在秦浩和陈碧君都是火般炽热性格,也没什么计较,反倒多些亲和。倒是汪兆铭自小家境坎坷,落的才思敏捷,待人温和,但柔韧有余,刚猛不足。
汪兆铭看着两人斗嘴,微笑的摇摇头“又过了一年,秦小弟还是一点没变啊,现在可是上海滩闻名的秦大班,怎么也该有点矜持啊”
“再大的大班也都是兆铭大哥的秦小弟啊”想起这两人恐怕还都没吃晚饭,秦浩赶忙道:
“大哥和小陈都是广东菜的口儿,我就选了这家,整个上海滩粤菜做的最好的就是这家,兆铭大哥整日奔波难得回家,吃就吃点家乡味道。等了很久你们都很饿了吧,怪我,怪我”
照例,粤菜是先喝汤,汤是秦浩特意点的最家常的萝卜排骨汤,这种家常的味道让汪兆铭感慨万千“少小离家老大归,乡音无改鬓毛衰,哎,自投身革命,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家了”
秦浩生性漂泊,离家的自由远胜思家的乡愁,属于血里有风的那种,正不知怎么接汪兆铭这样的情绪,陈碧君开口了:
“还记得先生说过的话吗?我们革命就是为了四万万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不再水深火热,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不再背井离乡……”
一说到革命,秦浩就知道几个人的争吵又要来了,但一年多难得聚首,秦浩不想破坏祥和的气氛,就有意躲开了这个话题。
“兆铭大哥,小弟监工的外滩2号(英国总商会大楼,作者注)已经完工了,全上海滩最气派的大楼,6号开张典礼。17号朝廷封赏游学专门人才,小弟要拿个工科进士衔,算是双喜临门,大哥和小陈也为我庆祝下啊”
“哈哈,我这小弟真是在体制内混的风生水起了,但也永远不要忘记出门还满街的乞丐,还有多少人颠沛流离。”汪兆铭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