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还没做太多坏事之前
让上帝把他带进天堂也许我们也能沾光————王菲《出路》秦浩在美国出了名,美国企业家协会,在美华人组织等纷纷发来宴会邀请。
正在忙的焦头烂额之际,保罗先生打来电话说是上海橡胶股票大跌引发整个股市震荡,4千万白银瞬间蒸发,听到这个惊天消息,秦浩知道国内出了大事,在美国的主要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就急忙赶往上海。
自从股票,公司这些资本新玩意进入中国后,朝廷从陌生拒绝到逐渐驾轻就熟,市场成了官家的定期提款机。
这次最终动摇了大清帝国经济基础的严重股灾还是与时俱进的官府设局,对市场的秒杀。
上海的上一次股灾是在1883年,趁股市下跌,朝廷推波助澜,以官督民营的轮船招商局官府代表盛宣怀出面彻查民营负责人徐润,编造徐总经济问题,引发股市深度下跌,趁机大肆收购招商局优质资产。
作为官方操盘手,盛宣怀技术一流,三招五式就把徐总搞成重伤,更惨的是胡雪岩。
胡总资金套在生丝上,自身阜康钱庄空虚,官府乘机以一笔到期公款为由头要求提现,同时放出要清查不法钱庄的空气,从而引发储户恐慌,挤兑潮一来,胡总赔得裤衩都没了。
经过83股灾,经济上江南商民跌倒,百业萧条。
而在政治上,地方实力派湘军一系被摧垮,左宗棠日落西山,刘坤一被迫退隐数年。
朝中恭亲王奕忻改革派甲申易枢遭遇清算,兰儿妹妹保守派真正坐稳了同光天下,盛宣怀这样技术官僚在经济上也赚得盆满钵满。
做为战略物资,橡胶本就是各国对市场的关注重点,是涨是跌全看主要大国的具体需要。
英国人控制全球资源,当然希望它涨,而美国人为低价收购橡胶庄园,控制橡胶生产,自然是希望它跌。
一番商业暗战后,后起经济大国美国终于占了上风,不断的大资金砸盘让英国也吃力不住。
且美国人放出风来,随着巴西铁路的全线通车,橡胶产品的一个重要用户——福特汽车公司将不再从国际市场购买橡胶,改由自家后院,南美的巴西进口低价橡胶。
英国急忙提高国内存款利率,试图吸引资金回流英国护盘伦敦股市,这样一来,伦敦的城门还没失火,上海的这条池鱼先遭了殃。
朝廷对付这次的橡胶股灾,原理,手法都和轮船招商局那次股灾几乎如出一辙,连操盘手都是同一个人,还是盛宣怀。
这次他背后是朝廷度支部(类似今天的财政部,作者注)尚书载泽。
目标还是国进民退,借由金融手段,政治上解决东南的两江总督张人骏,上海道台蔡乃煌这些袁世凯系旧部,经济上则图谋控股西南铁路。
遭遇股灾,普通股民割肉走人或是持股观望就行。钱庄不同,他们的钱都来自储户,和当年胡雪岩胡总一样,此时是钱庄最虚弱的时候,万一储户同时挤兑,没银子付现就完了。
盛宣怀还是老办法,放出消息,朝廷打算把存放在几大钱庄公款拿出来,去支付一期庚子赔款。
提公款是虚,关键是向市场释放信息,如果连朝廷都要从钱庄提现走人,说明钱庄空了,民间储户自然慌了,挤兑马上就来。
借整垮钱庄来打击商人背后的江南地方袁世凯系势力,满洲亲贵政治集权就得分了。
同时这还不是最终目的,四川地方商民铁路股金存在上海钱庄,钱庄一倒,川路股本也就完了,铁路股票自然狂跌。
于是就是对付轮招局徐总那一套,彻查帐目,行政接管川路股份公司,同时在股市谷底低价购入川路股份,完成对川路的实际控股收购,国进民退最终达成。
这好似一套组合拳,滴水不漏。
正元、谦余、兆康三家钱庄,率先于7月15、16日两天倒闭。
这三家钱庄的庄主,把钱庄当做私人提款机,滥发庄票,大肆炒作橡胶股票,结果股市狂跌后,造成数百万两资金被套,周转失灵,只好关门大吉。
上海市面立即大为恐慌。外资银行见状,准备收回拆借给中国钱庄的所有资金,这等于是火上浇油。随后,森源、元丰、会大、协大、晋大等钱庄相继倒闭。
7月18日,蔡乃煌携商会会长(“总理”)周金箴乘坐专车前往南京,向上司两江总督张人骏汇报请示,返途中又到苏州向另一上司江苏巡抚程德全请示。
当时钱庄的信用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