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始计》安全委员会上,领军副将陈磊和科技副将汪润波主张出兵,军人想战场建功,科技人员想实战检验他们的武器,这些都很好理解。
实际上,从军事角度评估,出动一只分队规模的部队足以应付边界情况。
从昆明情报站发回的情报看,侵略军名为英军,实际是英国军官统帅下缅甸人组成的殖民地军队,连级以上军官为英国人,团级建制。
对付这种三流部队,虎部队分出一个数十人的小队就足以应付。
上次趁着上海的橡胶股灾,抄底收购了李经楚的义善源票号,虽说是你情我愿的生意,但李家对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还都一直耿耿于怀。
这次如果出兵云南,也算在李家弟弟那贪了票号,对李家哥哥还以兵事相助,跟李家也就扯得清了。
与会的政务副将马晓宇,理藩副将赖启明却是反对意见。
特区创立不足一年,百废待兴,资源贸易,招商引资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一旦战事开启,后果不难预料,大英帝国横跨全球,百足之虫,而特区经济缺乏内部独立性,一旦外部封锁,两百多万人吃饭都会成问题。
战与不战的轻重明眼人一看即知,陈磊和汪润波也逐渐改变了态度,愿意为特区发展大计隐忍兵锋。
只有周晖保持着一贯的沉默,这个特区情报头子从来不在人前表露自己的态度,始终将“忠诚”做为自己情报机构的格言。
可谁也搞不清他忠诚的究竟是特区政府还是秦浩本人,还是什么其它的个人信念,让人始终有看不透的疏远感。
而周晖选择了这行,也只能承受着这样的孤独。
仔细的分析了国际形势后,秦浩最终拍板了。
军事上英国结束布尔战争不足二十年,自全球殖民地抽调的军队归建不久,再次作战的士气不高。经济上英国人和德国的军备竞赛已经搞了很多年,争霸欧洲才是对方的主线。
“两个生死决斗的巨人都在屏住呼吸相互瞄准的时候,一个小孩子用竹棍轻轻骚扰一下是不会被立刻报复的”这是秦浩倾向的参战理由。
“大国战事,出手就是千里之疆灰飞烟灭,任谁都会谨慎,而夹缝中如特区这样的小地区,则要在一次次淘气和惹祸的边缘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喝。”
对于秦浩这个洋人买办出身的奸商怎么就成了鹰派,众人都有点摸不清头脑,但秦浩后面一席话让众人恍然大悟。
“因为特区的工业化发展迅猛,农业耕地纷纷被征用建设工业厂房或公共设施,粮食一直主要依赖从东南亚进口。
自英国同特区交恶以来,不断通过封锁马六甲海峡,提高粮食出口关税等手段干扰特区正常的粮食贸易。
海上我们无法反制它,陆上我们要秀一秀这样的肌肉,逼急了我们可以打到仰光,自己开仓抢粮。”
此时,理藩院秘书匆匆进来递上了美国政府对特区考虑出兵云南的意见:如果冲突未演变成国际事件,美国政府将视而不见。
如果冲突加剧,美国将不得不表态,但基本立场为呼吁和平而不对任何一方进行谴责。继续认真履行既往的商业和技术合作。
同时,意味深长的附上了一批紧急技术转让清单:包括用于丛林作战的散弹枪,60毫米迫击炮,治疗热带疟疾用的奎宁,高纯度炸药,单兵口粮等设计和生产技术,先期更提供一批制成品以用于“技术研究”。
可爱的美国人甚至通过领事馆转来了准备应付报纸记者的新闻稿件:
“美方高度关注中缅边境局势发展,始终主张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边境危机,对武力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感到痛惜,呼吁有关各方保持克制通过协商谈判结束冲突,早日实现政治互信和边境和平。
希望有关各方采取切实措施,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平民包括外国侨民的安全。美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继续为实现中国和缅甸的和平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建设性作用。”
“美国人这是任你天翻地覆,我自座地发财”秦浩笑道:
“日本那里的情况呢?英国人就算自己力不能及,放狗出来咬人以目前特区的实力也是招架不住啊”
“日本干涉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三”理藩院赖启明直了直身子,娓娓道来:
“一则日俄旅顺大战日本倾国而战,虽然惨胜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