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蝶舞1910之再造民国 > 第六十三章 总得有点战争

第六十三章 总得有点战争

军号已吹响

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李双江《再见吧妈妈》世上事说简单倒也不难,中国自古都是士大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同现代商业社会源于讨价还价的那份妥协精神格格不入。

偏生秦浩这些人都是商人背景出身,通融和妥协早已习以为常,这次《反垄断法》一出台,顿时在特区各方面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社区,那些原来扎根社区的医生律师这些人,因为服务的公众认知性,理所当然的晋身众议员,成为了政府和民众间的一道沟通桥梁。

反过来,扩大的知名度也让他们在主营生计上顾客盈门。

在工厂,工人获得股份期权真正成了工厂主人。

以前花费不小的工厂安保,纪律监督和设备维护这些活全都被低成本的伦理约束解决了。

现在谁在工厂偷一件产品已经不是混过安保就可以,而是要面对工友们的揭发和指责。

资本主义几次经济危机下开始萌芽的XX主义在这里根本没有市场,就连孙中山的同盟会在特区的分部都是门可罗雀。

民众思维很简单,你那需要流血牺牲去争取的东西,我这现在已经得到,没理由再跟你走了。

在农村,早在特区创立初期,秦浩就利用土地普查登记等技术手段来蚕食地主。

现在,秦浩本人这样的大财阀都割肉做了妥协,地主们也不得不有样学样,将土地折算成股本注入特区投资银行,而由该行将土地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平价出售给农民。

中国自古以来最难解决的农村土地问题就这样被秦浩拉扯进工业投资利润里而轻易化解。

利益大饼,重划就灵。

特区工农商各行业如今犹如磕了药不知道停歇的演艺界明星一样,在前进的路上一路狂奔。

工业化生产在1913年一季度实现了匪夷所思的170%增长。

正当大家满怀信心的大干快上时,资本经济的供求规律开始显现,首当其冲的是特区的支柱产业——军工生产。

欧洲国家一直是特区军工企业的大客户,但在订购了2000多架飞机后,已经军备竞赛多年的各国显然已经在财政上熬的油尽灯枯。

国内政局经过一番折腾,袁世凯为总统的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地方势力扩充武装的需求放缓,云南雄心勃勃的蔡锷花光了硬货,想用鸦片换军火,也都不是特区政府可以接受的。

运转不畅的军工企业纷纷组成院外游说团向参众两院陈情,要求政府提升输出产品的技术等级和扩大可出口产品范围以刺激市场销售。

穷凶极恶的军工企业打算用最高科技产品去平衡利润增长的巨大压力。

秦浩却认为这种杀鸡取蛋的行为走歪了路,但工厂大面积停工和满眼的失业人群却是不得不解决的现实问题。

看起来只能刺激一些新的市场了,想到这里,开始一边喊来周晖,一边拨动着手边的地球仪。

“美国不能碰,对英国等欧洲点燃后再去趁火打劫,现在日本情况怎么样?”秦浩问道。

“倭人的传统结构是精神领袖天皇,民治维新后变身为垄断财阀的割据藩主,民治维新后变身为少壮派军阀的基层武士。

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势力最大的是垄断财阀集团,他们控制着日本内阁和军界高级职位。

从明治起,天皇就有冲动联合基层武士从财阀手里夺回权力,但一直受阻于财阀势力的强大。

财阀嘛,根子上是商人,讲究和气生财,对外政策上属于温和派”周晖介绍道:

“而天皇要和财阀势力对抗就不得不联合基层少壮派,对外政策上同财阀集团反其道行之,喊打喊杀的以民族主义情绪凝聚基层人群。

上次向南海派出第二舰队就是天皇煽动民族情绪背景下这些鹰派的指令,财阀集团当时是在内阁强调跟我们谈判的。

几个月前,因为日本占领南满和吞并朝鲜后军备需求膨胀,天皇趁机支持陆军部提出的扩军两个师团的要求,但财阀集团代表首相西园寺公望以内阁总辞职为要挟。

民间草根们早已痛恨财阀,这次财阀们公然向他们的精神领袖叫板,立刻打出维护宪政的招牌,包围国会,袭击政府机构,直到大正天皇出面表达稳定局势的愿望才算终结。

此轮中小产业资本家和少壮派军人获胜,继任首相桂太郎下台,史称大正政变。”

“哦,这种混乱下,我们有机会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