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蝶舞1910之再造民国 > 第六十八章 一战爆发了

第六十八章 一战爆发了

伴随着雷鸣般的引擎

我们在坚实的装甲板后像闪电一般冲向敌人与同志们一起向前并肩战斗面对敌人所谓的屏障我们给予轻蔑的嘲笑————《德国装甲兵之歌》骆文斌单枪匹马缴械上千土匪,本来是很大的军功,陈磊的嘉奖令却迟迟不见发出。

果然,第二天秦浩亲发的严电就到了。

秦浩唱起严厉苛刻的白脸,就把陈磊可能直面少壮军人邀功掩过的矛盾自然化解,多年合作的打磨,两人的默契总是在处理小事细节中不经意的流露。

电特区部队赴豫作战序列:有装甲卡车营营长骆文斌者,倚新式铁皮玻璃复合装甲防弹背心,欺匪首枪械落后,孤身涉险。为显个人英雄,弃本次作战零伤亡指导思想于不顾。

念该员缴械匪众逾千,保障谈判对话顺利开启,功过相抵,不予表彰。

对于本次作战,特区政府再次重申:特区将士既为我无价财富,敌方放下武器亦为父老乡梓。

今后作战中,指挥官员勿置身死地,作战人员宜恐吓大于屠戮,一切思考和行动以减少双方伤亡为上,切切!

骆文斌这样基层摸爬滚打出来的军官,对基层官兵拥护的看重远大于来自特区高层的认可,单骑叩关这种近似疯狂的举动为他赢得了“铁胆营长”的绰号,在他的价值体系里倒也划算。

这次仗着防弹背心护体挡住李鸿宾的手枪子弹,虽然对方枪械老旧,威力有限,并未击穿防护装甲,但因为是近距离发射,子弹冲击力还是打断了骆文斌胸部两根肋骨,不得不把上半身包的像个木乃伊,陈磊才勉强让他留在队伍里。

白朗那边,被人刀架在脖子上也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不知是厌倦了漂泊想混个正式编制,还是受到《水浒传》那样起义被招安的段子影响,黄兴的代表到达后,白朗立刻易帜,接受革命军指令带队杀奔湖北,向武汉靠拢。

教导团以追缴残匪为名,一路尾随白朗所部。有教导团这样的强大势力护航,白朗很快发展到两千余人骨干,连同偕行家属,号称三万大军,豫鄂几省震动非常。

豫南多平坦,鄂北多山,教导团在这种复杂地形下的空地联合奔袭演练为机械化部队的使用和空地联合作战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

陈磊,骆文斌联合撰写文章,电传到特区后全文发表在军校刊物上,这篇题为《独立装甲作战单位配置》的文章以师为单位,探讨了建立独立装甲单位的可能,文中称:

典型的装甲单位独立作战模式为:快速行军通过山地,森林,丘陵等复杂地形,在平原开阔地带对敌机动部队或后方基地发起强突击打击。

复杂地形下作战单位通过缓慢,队列组织困难,对后勤输送和通信联络的要求较大,且容易遭受敌方地雷阻滞和部队伏击。

这就要求装备设计上充分考虑行驶时地形适应性,各作战单位战场通信,后勤依赖最小化,和最薄弱环节具备一定的防御能力。

以现有装备看,轮式卡车地形适应能力低,这点在交通网并不发达的内陆地区尤其明显,在遇到障碍物地形或复杂天气时,战斗力下降非常严重。

装甲作战单位的长途奔袭能力受制于装备中续航能力最差单元和后勤补给供应能力。

目前装备条件下,中等烈度战斗时,最大日奔袭能力为80公里,200公里内需有后勤中继站,加强装备车辆的自身续航能力可扩大后勤中继站覆盖半径,提高后勤基地的安全性。

目前仅在营级作战单位装备发报机,下级作战单元的联络仍依赖旗语,发报机信息传递中的编解码耗费时间,降低信息传递效率,应考虑设计可直接语音通话的专用电台。

实际战斗中,卡车的其它部分覆盖铁皮玻璃装甲,实际效果良好,但轮胎部分非常容易受到攻击导致战斗力瘫痪,该部分的防御加强和地形适应力提高应是当务之急。

综合所列问题,未来一个独立装甲作战单元——装甲师,应由2个装甲团,1个机械化步兵团,1个车载火炮团,1个特殊勤务团组成。

车载火炮团负责10公里范围内的火力覆盖和战场阻断,为视距外打击的主要输出力量;

装甲团负责2公里纵深内的强行突击,突破宽度应在8-10公里。

机械化步兵团负责200米内的短距离火力补充和如山地警戒,城市内火力搜寻等复杂地形及战场环境下的作战;

特殊勤务团由工兵,通信,卫生,文艺,警卫等若干独立连级单位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