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是否出兵青岛,并没有像北洋国事会议里外交总长陆宗祥说的那样由秦浩一手遮天。
尽管英国人没有提到过调解台海冲突的台面下条件,但从日本人最终接受调解,放弃台湾来看,英国人给出的补偿条件不会比台湾这块日本人苦心经营多年的肥肉差到那里去。
稍加分析,特区安全会议的与会人员很快意识到,英国人只有开出全盘接收德国人在东亚和太平洋的利益为条件才可能让日本人生生的在台湾吃瘪而无法发作。
所以,关于如何应对日本出兵青岛和占领德国殖民的太平洋诸岛,早在日本出兵前二十多天就已经有过讨论。
不出兵干预的策略几乎无争议的达成共识。
暗战缅甸,南中国海冲突,收复台湾,三场外战都是微弱损失重创敌方,特区部队战斗力已经让国际媒体吹上了天。
国内更是从北大清华的教授学生到中原大地的地主耕农,言必称特区部队是我“大汉天兵”,仿佛旦夕间可救苦难中华于水火。
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但凡有外国人在的地方,都组织了请愿团到特区,希望特区能遣兵派将,推翻帝国主义大山,解民众于倒悬。
但当家知道柴米贵,各工作口上的官员异口同声的反战。
政务长官马晓宇反战,政务司被接收台湾搞的焦头烂额,秦浩又下了死命令一年内必需在制度上跟特区并轨。
建立管理机构,筹备组织选举,马晓宇戏称自己现在“不是在台湾,就是在去台湾的路上”,如果不是制订未来发展战略的最高层会议,他甚至都会请假不来。
科技长官汪润波反战,几次外战,飞机既是战场主力,又因为木质蒙皮结构而脆弱不堪,前线将士英勇作战也冲抵不了高损失率,科技司在飞机换代更新技术上有着很大的压力。
汪润波干脆将航空工业研究院搬到了台湾新竹县青窝坡,以图远离繁华能清心寡欲的专注技术攻关。
国际事务长官赖启明态度不置可否,几次战争获利让他这个外交一线人员倍感说话声粗,走路腰直。
但他也深知国际关系错综复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所以既希望再有斩获,又想保住已有成果,见好就收。
保安长官陈磊反战,做为特区军事长官,陈磊并没有被几次胜利冲昏头,相反,他深知台面上的军事胜利,其实更多的是台下导演对整场战争的控制。
做为总导演的秦浩,总能在敌人最薄弱的时间和地点以最有利于我方的方式发起战争,一击得手后迅速引进国际平衡势力调解终战。
否则,已特区目前的总体战力,不要说对英美,就是对日本这样的走狗国家,一旦对方发起举国大战,特区将败的毫无悬念。
这个上海滩奸商出身的最高长官似乎已经学会深入到国家利益核心去分析和思考问题,每次看起来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但结果总能全身而退。
这份对各个国家利益底线的拿捏造诣,已俨然一个成熟政治家的水平。
内卫长官周晖不用说,依旧是千年面瘫,丝毫不吐露自己的倾向,好在时间久了众人也都习惯了他的这个隐身者角色。
最后秦浩的总结发言又让众人领教了一次心计奸商的骇人谋略。
“我这刚收到美国总统的信件,提出希望美国售德物资从特区转口贸易。看来,美国人也是想暗中助力德国,让欧洲打的旗鼓相当后从中渔利。
看热闹不怕事大,既然这是别人打架我们围观,那就看看我们的利益点在哪里。
远东一旦开战,协约国英法俄日都有强大的海陆军可以参战,而德国不过一些象征性的兵力驻扎在青岛,战斗很可能是屠杀般的一边倒,这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陆军可以派出军事交流人员,分享跟日军作战的经验,尤其是观音山我们对日本狙击战的防御作战经验。
空军可以为他们青岛港的两架老式飞机加装机枪射击协调器,那种老式飞机轰炸也没什么威力,干脆改成战斗机去打几架日本飞机下来也好。
情报机构向德国青岛总督府派驻联络员,一旦发现协约国军舰向胶州湾附近汇集,马上通知德国主力舰队撤离。
青岛的战斗只要拖够3个月,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在伦敦和纽约的交易所将日本国债交易价格砸到地板上,战斗再拖1-2个月,我们就可以大量吃进廉价的日本国债,完成对日本国债的低位建仓,那样的话,对日本经济的木马植入也就算得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