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蝶舞1910之再造民国 > 第三十三章 美日联合发难

第三十三章 美日联合发难

欧战已经打了一年时间了,关于欧战的阶段总结性报告在秦浩桌头堆成了小山。

照片上看,一年前后时间,军人的神情也有了显著的不同。

一战开始之日,各国军队整装出发,将军们昂首挺胸的骑在马上,梦想着在某个广场中会有一座以他们名字命名的雕像。

还有张照片上,奥匈帝国的士兵正躺在铁制的简易行军床上给自己的老婆写着家信,脸上满是幸福和渴望。

可短短一年的时间,受阻于马恩河会战的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向德皇威廉二世坦承“德国已败”后黯然离职。

德国在西线兵员装备齐整的7个集团军78个师被英法联手狙击,被迫从战略攻势转为战略相持。

而德国在东线的9个师面对的是正在缓慢动员和集结起来的600万俄国大军。

基于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比,所有人判断的战争结果上,都不会再对德国胜利抱任何希望了。

可日耳曼民族不屈的性格决定了战争必需残酷的进行下去,至少坚持着去赌一次协约国因为过高的战争开销而不得不同德国签订平等停战合约,让德国有一次体面的退出。

1915年的照片上,将军们的骄傲早已不见,即使在占有优势的协约国将军脸上,都是一副疲惫和无奈的表情。

像蛆虫一样蹲在各式各样战壕里的士兵中间,更是蔓延着无助和绝望。

政治家们又在忙些什么呢?

开战之初,匈牙利财政部长在回答内阁质询时说道:“3个星期以后,黄金储备将被耗尽。”

没有了黄金,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印刷纸币,这些脏兮兮皱巴巴的钞票很快进入市场后被换手,每一次换手都让它进一步失去价值。

经济已经失控,意大利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难以想象的700%。

而在这一片乱象中,只有南海特区政府的迫击炮和卡车卖的供不应求。

由于采用了秦浩提出的促销策略,买迫击炮弹送迫击炮,买配件送卡车等低门槛倾销策略,特区正在向参战的欧洲各国套上温柔的枷锁。

而榨干了各国的黄金储备后,特区政府更是提出“资源换产品”计划。

对已经拿不出真金白银的欧洲各国,可以使用殖民地里掠夺来的资源直接向特区换取军工产品。

对于英法这种全球殖民的国家,资源输出不过是向殖民地下达更严厉的盘剥政策。

这样,整个产业链条上,英法充当恶人盘剥殖民地民众和镇压反抗,而特区仅仅是输出军事工业产品的技术白手套。

对于基本上没有海外殖民地,无法提供矿石资源的德国,科技资源也成了特区的榨取目标。

德国皇家科学院南海分院挂牌成立,德国本部几乎所有的科学家悉数迁往特区。

根据台面下的协议,特区协助德国政府在战时安置这些科学家,无偿供应科研经费,唯一的条件是科研成果和德国共享。

参战国家打的热火朝天,特区政府在背后捡漏忙的不亦乐乎,整个世界一片和谐景象。

可有人弹冠相庆就一定有人痛不欲生,不仅欧洲各国对特区是明里恭敬,暗自咬碎满嘴牙,更是把美日这两个特区的朋友和敌人推到了一起。

先是特区产飞机卡车迫击炮等大量倾销欧洲,引得美国5大军火巨头联名向白宫写信要求对特区施行贸易制裁。

其后,秦浩又以振兴香港,巩固英国东亚势力为诱饵,跟英国签署协议,合作成立东亚国际贸易结算中心,以香港和海口两地设立双总部。

从地中海和印度洋经马六甲到达东亚的往来货船可以先在香港的东亚国际贸易结算中心拿到英国汇丰银行的承兑汇票,等于还未见货主交货就已经把真金白银装到了口袋。

而特区政府因为同欧洲国家本身的贸易额就很大,出发或目地港是海口的贸易订单本身就多,也有销往中国内地和日本的货物图方便直接就卸货在海口港,拿到钱走人。

剩下的运货和销售等工作都委托给代理机构去做。

这种眼花缭乱的倒腾,等于是硬生生的在日本对外贸易的航道上设卡收费,因为使用的是柔性的金融手段,且拉英国入伙,这个全球霸主也分了杯羹,日本也无处发作。

这样,美日两个受特区挤兑的苦主就开始化敌为友,除了秘密签订《美日经济互惠条约》外,也开始频频向特区政府发难。

先是日本指使驻山东日军扮作平民,偷窃特区联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