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秦浩就来到铁狮子坟(今东四张自忠路)民国总理府拜访眼下中国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段祺瑞。
段祺瑞讳启瑞,又名奇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一生为官清廉如水,不敛财,不用人唯亲。
因此他在当时赢得了“六不总理”的美名,即不贪污肥己,不卖官鬻爵,不抽大烟,不酗酒,不嫖娼,不赌钱。
段祺瑞一生没有私财,这间宅子还是袁世凯见段祺瑞一直在北京租房住,以送套房子给他养女(段的第二任妻子是袁世凯养女张氏)的名义,给了段祺瑞这幢房子。
要说北洋系的这些军阀,私德上一个赛一个的高尚,袁世凯死后丧葬费来自友人齐助,冯国璋随喜敛财,但都是家族生意理财所得,并无贪污枉法行为。
后起之秀里的吴佩孚更是号称“秀才将军”,无私蓄,无田产,有廉名。
但这些受儒家士大夫思想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俊杰,也继承了儒家朋党为争的糟粕,高尚私德做大旗,旗下却是一簇簇争权夺利的野心。
秦浩对这种标榜私德不顾职位公德的做派很是不以为然,如果执政一方死后是靠没有私产而不是治下经济腾飞去博联合国众多下半旗致哀中的一个名额的话,那这名额不如让给秦府的刘妈,至少老太太更多了份宅心仁厚。
胡思乱想间,轿车缓缓停下,段府门前迎接秦浩的,除了主人段祺瑞外,还多了许久未见的荫昌,这让秦浩多少有些意外。
“不知恩相也在这里,亲自出门迎接晚辈,实在让秦浩惶恐了”警卫刚拉开车门,秦浩就赶紧蹦出来说道。
荫昌横跨满清和民国,一直为中枢重臣,见过太多风雨,此时看着秦浩只是慈爱的微笑着,倒是段祺瑞赶忙解释渊源。
“荫公亦为段某恩相,当年如果不是荫公举荐进北洋,也没有段某现时的这点作为。同为荫公门生,你我二人自当共担国事啊。”
说着,没有握手,而是更显亲昵的拉起秦浩的手,搀扶着荫昌一同向府内走去。
这种做派,又显扶老携幼的胸怀,更似乎不经意的走在两人中间,居中凸显此时地位,看来段合肥这些年的官场历练已经把这套繁文缛节玩的炉火纯青了。
刚座落,段祺瑞就玩笑的口吻要起了东西。“听闻昨日秦长官在机场大手一挥就送张作霖一个航校,四架教练机,想必给中央的礼总会来的更重些了。”
秦浩看看荫昌,此时荫昌倒是背靠椅背,双目微闭,如老僧坐定般泥塑木雕,既然没有虚腔客气,秦浩便也坦率直言。
“职下获知徐树铮将军有意赴陕西编练新军意在抗俄,只要是抵御外辱,职下和特区民众敢不全力相助?
职下此来,携行一个陆军师的装备赠予徐将军编练新军抗俄,并随时可派出一个团级单位协同徐将军演练,训练新兵和共同外战。”
特区一个陆军师的装备,从火力上够北洋现在所有部队的总和了,段祺瑞听到身子一震,一旁发呆打坐的荫昌也是不再微闭两眼,瞪大了看着秦浩。
做为久历官场的不倒翁,荫昌从秦浩的话中听出了两个意思:
一.徐树铮请命抗俄的事荫昌就在京城位列中枢都未有风闻,想是这个段祺瑞的首席谋士刚刚向自家主公提出这一建议,这种二人世界的事秦浩一个淡淡的“获知”,不知包含着怎么个骇人听闻的情报搜集力度。
想起现在负责特区情报工作的周晖当年随同秦浩来府上拜访时还透着青涩,现在他麾下的机构已经如此无孔不入,不由感叹: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己怕是真的老了。
二.如此豪华装备指定赠送抗俄部队,加之前日张作霖所获赠送也是以警戒日本为说法。
看来,这是在释放信号,特区对外战全力相助,而对内战绝不参与。
段祺瑞显然也听出了秦浩话里的这两层意思。先是谢过了赠送的军械,然后神情忽然变的忧虑,呆呆的看着桌上青花瓷茶杯叹道:
“秦长官有所不知,树欲静而风不止啊,民国财政现在是捉襟见肘,万般无奈下,段某许下日本人一些空头支票欲换取1亿日元贷款,北京就有人处处掣肘,无米之炊谁还能打理好国政?北京这个家难当啊。”
荫昌这时悟到了段祺瑞请他来这个局的目地,赶忙接话道:
“眼下趁着袁公的吊唁,十几省的督军组成督军团联名支持芝泉,可黎代总统以为袁公一死,他这副总统理应总揽大权,置十几省官声民声于不顾,屡屡挑起府院争端,实在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