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师东渡再一起做战。
色雷斯人的10万骑和萨尔马提亚人的4万骑,加上孙策的大吴帝国重骑三万,重步兵25000,都随我一起征讨。
此刻的赵云带拨给的10000重骑在前开路,则带着宇文南宫和特西內娅,把中原重骑三万分派各带一万后。
大吴帝国重步兵25000,色雷斯人的10万骑和萨尔马提亚人的4万骑一起向贝拉索拉和塞萨洛尼卡杀去。
海上的大吴东龙帝国的200艘战船也是乘着风浪控制着海峡东西南三面的海域,和希腊的船队交火后,一战夺得治海权。
使得各帝国的战船队和商船队都远离巴尔干半岛海域,远远的绕行。
在许褚,徐晃封锁了雅典,色蒙,科林斯,拉里萨,塞萨洛里卡,阿波罗尼亚,珀加蒙,罗德斯,科多尼亚,萨罗纳几个重要的港口,拿大炮轰击海港后,再没有海上的势力敢和有火炮的船队较量。
一炮远在300米打中就是一个大洞,黑铁球射进船体就是一声巨响,然后整条船就沉没入海,这威力没有船能抗衡。
其实黑铁球最远射程是400米,这是轻弹球,重弹球只能射180米远。
试想一个全铁铸的球在空中抛飞起来需要的推力是巨大的。
目前只能铸造3米长大炮的我,也只能射这十斤重的铁球,在铁球中埋设火线,在飞出炮膛后,内里的导火线被三个火头引燃,在铁球内来回烧炙,直到5~~8秒后才能引爆内中的炸药。
而这5~8秒正是铁弹飞行空中的时间。
穿透木板落进船仓爆裂,绝对是杀伤力够巨大的,炸破船底肯定是沉海的结果。即使打中船体落下时爆裂,也是极具杀伤力。
200艘船几乎一半都有一门这样的大炮,拿推车在船头船尾推着炮击敌船,没有船敢轻易的交战。
每船的200名重甲士兵也不是好对付的,靠近敌船就是刀矛齐上。陆地上骁勇的战士在船上也是十分的凶狠。
在海上夺取所有控制后,来增援的外海兵员就被堵截。
孙策能一心一意的各个击破这敢和他叫板的十个国家。
马超,张秀,张辽带3万重骑一路由北路上泰里斯城,然后转向西,在贝拉索拉城西北一线密切监视回援的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的回国军队。在和其打游动战时报给孙策知道其动向。
孙策挥师西北先拿下贝拉索拉城。
必需拿下城市交给马超,张秀,张辽守卫,把来自西北的援军和叛军全部据之在北线外,因为我可能随时遭遇来自日尔曼民族的游牧军团和在其对峙的罗马远征军团。如果攻击希腊和雅典城失败,孙策将有退路和城池可供防守,还能积聚人马和军需物资再战。
否则会在南北夹击下输的很落魄。
许褚,徐晃能否在海上拥有长久的控海权是决定孙策能拿下半岛诸城的保障。
赵云按预定时间包围了贝拉索拉城西的那条小路,防止敌人逃向西北是最后胜利的前提,孙策必需全部消灭半岛的守军。
宇文南宫带万骑包围住城西南,特西內娅带万骑包围住城东北。
孙策则带着大吴帝国重步兵25000,重骑10000,色雷斯人的10万骑和萨尔马提亚人的4万骑,主攻城南。
在中午时分甚至于能看见贝拉索拉城里的炊烟,这座原属于默西亚人的城被马其顿人占据后一直臣服其下。
此刻在希腊各国的联盟呼声中,不得不尾随马其顿军团抵御来自东龙国的军队。
此刻的早就接到孙策大军压境的战报,此刻的贝拉索拉城里是一片慌乱。城市不大,但是贸易和海上商业发达的情况下,该城还是拥有近20万人口。此刻的城镇兵,和马其顿驻军都上了5米高的木夹城墙。
2万临时征招的城镇兵和在半个月里近距离赶来的4万马其顿军组成防御战列。
他们在城里高高的塔楼上点起狼烟,希望周边的国家能迅速的赶来。
孙策看着城头的几万士兵他淡然一笑。
难道这座低矮的城镇和仅6万人能抵挡东龙大军的近20万精锐么?
重步兵25000是孙策攻城的利器,不过孙策的主要目的不是真的打下这座贝拉索拉城。他的战略是吸引半岛南边的各城援兵赶来,在长途的行军后,孙策会一一击破他们的军团是真。
孙策在拜占庭留下实力雄厚的步兵阵容就是预防他们路过偷袭他的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