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时候,大佬会议还会针对这些不听话的部落,出台一些惩罚措施,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做做样子,而且都只对小部落而为,对那些大一些的部落,可就没有哪个大佬愿意做这个得罪人的事情了。
即使小部落受到惩罚,虽然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由于他们心知肚明,是由于自己实力不够强大,才遭到这种“非人”的待遇,本来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实力定位就了解,可是惩罚没落到他们头上时,他们还可以装作不知道,但是惩罚一旦针对他们出了,就等于是给他们明确地盖上了小部落的章,他们是对这一点不爽,至于因惩罚而受到的实质上的损害,他们其实反而无所谓。
但是,谁叫他们实力弱小呢,即使想反抗,都不知道该如何反抗搞起,基本上只有口头上表示一下抗议,然后在大家讨论其他事情的芸芸嘈杂声中,被无情地湮没。
这种事情多发生几次后,那些小部落也心灰意冷了,虽然抗议还是会继续抗议,这个即使是形式,也是要搞的,不然人家就更欺负到他们头上了,就算是因为自己是小部落,就是容易被大佬们当替罪羊,但是好歹小部落也有不少,别老是落到他们头上不是,哪怕轮流一下也好啊。
因此,关键还是自己部落的综合实力要提高啊,他们这些小部落的主要精力,只要是明智的,都已经彻底投入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中了。
哪怕只是每天进步一点点,也比那些自暴自弃的小部落好啊,这些小部落,只要每年少受那么几次惩罚,心里就开心了,当然,特别是如果连续几次受到针对性惩罚的话,那心里面可是很郁闷的。
虽然地府名义上是下界中唯一的一个中央集权的世界,但是,实际上地方上的发展,有很大的自主权,因此,有点类似联邦制,只不过,地府中央不会承认这一点的,至少,历任阎王,至少都将九州知州和通判的人事权,抓得很紧,而且,他们也会根据了解到的九州的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要求他们将一定的财力、物力缴纳给中央。
由于这两条规矩都已经是实行了几千年的了,即使九州上的地方领导有不满的地方,那也只能接受。
其实,客观上来说,九州知州、通判他们的日子,已经相当好过了,只要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捣蛋,然后每年按时交些东西,剩下的,全部都可以自己支配,当然,可不能贪污了,至少还有地府的蒲松龄御史,还有仙界的巡视使盯着呢。
不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浮生心里也清楚,不管是谁被任命为这个位子上的九州领导,时间久了,都会有所小动作,这也是鬼性如此,难道他能期待这种级别的地府官僚还那么清廉?
只要他们不乱来,不要太过分,不要做得太明显,不要激起底下鬼众的民愤,然后在地方建设发展方面有所成就,浮生觉得就可以接受。
不要把对九州领导的期望值定得那么高,希望越大,只会失望越大。这一点,浮生当初在跟着青丘征讨爱鬼儿叛乱的时候,就看得很清楚。
还好那时候地府中央部队给力,即使九州中只有个别州支持中央,青丘还是靠着自己嫡系部队的强势,将爱鬼儿的势头给镇压下去了,那时候要是九州中多一些给力的州领导,战争就不会绵延那么久了。
到了关键时候,还得靠自己人,面上想要靠底下的这帮人,还真不一定能靠得上。
但是对地府阎王来说也没撤,虽然明知他们不一定在突发事件中靠谱,但是日常还得借助他们的力量管理地方,因此,为了避免他们尾大不掉之势形成,也只能采取轮调的方式,初步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浮生新官上任后,虽然三把火是没有完全烧成,但是人事的这把火,他是必然要烧的。
等到浮生在心里充分酝酿好,将九州的人事全部轮调安排清楚后,他才能松一口气。
但是这时候,他抬起头举目四望,基本上众鬼物都离他好远了,再没有可亲近的人。
人事,真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有鬼修因此得利,必然就有鬼修因此既得利益受损。
关键的是,得利的鬼修,并不会因此太感激浮生,因为他们往往已经熬了好多年了,要照他们自己看来,他们早该得到类似现在这样的位子了,只是地府高层识人不明,才将自己压制了这么多年,不然的话,自己早该上位了,现在,只是将自己这么多年心里的憋屈,得到一次迟来的释放而已,还不一定能将所有的怨气全部散掉呢。
而利益受损的鬼修,更是因此而埋怨浮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