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王小帅还是初来乍到,而且资历尚浅,浮生想要让他再在中央呆一段时间,更加熟悉地府的各种环境,包括公务环境后,再让他去越州看看。
浮生当然看得出来,王小帅可是个精明人,在某种程度上,浮生觉得,王小帅可能比路呆心思还更深沉,这两位都是聪明的生灵,如果遇到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其实他已经很期待了。
不过,时机没成熟前,他可不会轻举妄动,浮生已经观察了十几年了,他不在乎再多等一段时间。
其实,外界的风言风语,浮生自然是听到了,不过,三人成虎这种冤枉生灵的事,他可不愿意做,不管这种事,针对的是不是他之前信任的前秘书,他至少到目前为止,还能保持立场中立,不轻易表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虽然不是地府首先发明的,但是浮生就是遵循着这个原则对待路呆,对待所有鬼物。
今天听到王小帅的这个构想,浮生心里其实是蛮欣慰的,类似的想法,他也考虑过,只不过,设想得没有那么大而已,只是考虑在地府和修真界之间,进行一些商品的沟通,浮生能考虑到修真界,当然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瑶光在自己这边地盘上了,这是一个现成的资源,浮生又不笨,当然想到了。
只是,当时这个想法,浮生只是在高层内部非常简单地吹吹风,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
他们提出的理由很种,主要的,有的说这样会影响地府的边境管控,会让很多生灵偷渡到地府这边,会让地府的实际居住成员变得复杂,管理苦难。
有的说异界的思想有很多异端,比如精灵族过于开放,修真界过于变态,如果这样开放的话,外族思想传入,会让鬼众民心不稳,地府一向都是非常稳定的,可不要因为简单的一点经济利益,就将地府这长期以来的良好局面给破坏了。
还有的说地府虽然封闭点,但是自己产的东西,已经够自己这边用,还有上交仙界的了,自成一个体系,虽然有的发展阶段不一定是下界中最快的,但是也是最持久的。
也许过一段时间,异界中某个跑在前面的世界就突然发生什么动乱,或者船快难掉头,在错误的路上越跑越远,倒是地府,虽然基本没有在靠前的位置,引领过下界的发展,但是至少都没有掉队过,而且经常能在后面发力,重新赶超上来,这不也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思路吗?
为何一定要做和异界发生交易,这种对地府的传统管理,有很大改变的事情呢?
不得不说,虽然浮生心里不一定同意这些反对意见的说法,也知道,他们之所以反对,不一定就是他们口头上提出来的这些反对理由,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
但是,由于地府的管理体制,就是从上到下的集权式,要对下面的某个方面,某个领导,动一动还比较容易的话,对地府的中央高层,浮生可就没那么容易可以掌控了。
其实,浮生已经够知足的,因为,在平时,基本上这些中央高层,都会遵照他的命令,包括各种人事任命,因此,浮生事实上,也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地府世界之主。
但是,浮生清楚,那是因为还没有动到那些其他高层的根本利益而已!
如果浮生动了他们的蛋糕,估计他们就要跳脚出来了,自己那次只是稍微那么一带,他们就纷纷反对,浮生就明白,在这件事情上,他还是要慎重。
虽然,他觉得,只是推动地府和修真界进行偶尔的几次交易而已,并不会对地府的管理,产生多少不利的影响。
没办法,谁叫他们平时都让着浮生了,这次针对浮生的设想,他们虽然反应比较强烈,毕竟可以算是偶尔才提出来的一次意见,使得浮生也不好意思不适当考虑,再加上浮生也不是属于那种能力排众议的领导者,因此,此事还没坚挺多久,最后很快就不了了之了。
所谓时机不成熟,也只是事后,浮生聊以安慰自己的理由罢了。
在这波反对声浪中,有一位高层是愿意认真听浮生讲他的想法的,但是还没到他表态的时候,就已经被纷纷涌上前,七嘴八舌集体发对的其他高层给挤到后面去了,他就是蒲松龄。
蒲松龄觉得浮生这想法情有可原,商品交易是人间常态,就算蒲松龄没有很赞成,但是至少不反对。
加上这件事是由浮阎王提议的,而且只是在地府和修真界之间试行,本来蒲松龄想着如果要自己表态的话,他可以有限度地支持,结果他就看到浮阎王那么容易就被滔天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