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着兵刃的一绝呐!在汉末三国里使斧子的把式匠将里头,徐晃得算头一个。
咱再来说说徐晃的身世,乃河东杨县人氏(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徐晃的父亲是当地的一个县门骑都尉,当年匈奴铁骑攻破雁门关,肆虐中原,徐父随军出阵,战死在疆场,徐母杜夫人一见夫死家亡,带着时年七岁的幼子徐晃,前去投奔徐晃的叔父,当时在西都长安当官儿的徐荣,徐荣也是一员猛将啊!三国志和后汉书里头记载,徐荣曾先后打败过孙坚和曹操,名噪一时。
咱先在这儿把徐荣跟徐晃的血亲关系交待清楚,将来在下文书中还有大用,再说徐荣得知弟弟阵亡十分的悲恸,便把娘俩儿留在了自己家中,不但供给这个侄儿念书,而且还教他习武,从七岁开始教,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二五更下苦功,等练到十八岁的时候,这功夫练得可就深啦!长拳短打,十八般兵刃件件精通,徐晃惯使一杆金蘸开山龙雀斧,十八趟徐家斧,万夫莫敌。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练把式的人,讲究投名师访高友,听说哪里有位高明的把式将,即使离着千里百里,也不辞劳苦登门拜访。这时候徐晃也觉得自己能为可以啦!于是辞却叔父和母亲,出去访高人名家,闯荡江湖三载,后来登拜五台山普化寺,得遇住持方丈智能禅师,二人投缘,大禅师收下了徐晃,教他金刚八式掌,八法神斧,又给他浑身上下过操,这个过操,就是身上抹上药,用外力撞击全身,使筋骨加强,增强抵抗力,这就叫“外操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用八寸的柏木板,一尺半宽,一丈长,埋下半截儿去,上头半截钉上狗皮,用双掌去打。徐晃谨记恩师的教诲:要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书要简短,就这么练了三年,苦吃足啦,功夫也出来啦!
大禅师一看徐晃这武艺可以了,也知道大汉朝已是强弩之末,一场乱世在即!这才遣徐晃下山,建立一番功业,徐晃挥泪拜别恩师下山,他是个大孝子啊!想着先要赶回家中看望叔父和老娘,他离开家已六年,此时的叔父徐荣已归属董卓管辖,并被委以函谷关总兵的重任。
徐晃回家后,原来徐母因为水土不服,已经搬回到乡下老家柳叶村居住,徐荣安排人按时给送去吃喝,徐晃呢?因为有了通身的本领,徐荣就给董卓推荐啦!最后董卓在帅虎堂试艺,徐晃打了一趟拳,练了一回大斧,博得满堂喝彩,董卓这才加封徐晃为“武猛将军”,到“飞熊大将军”华雄治下担任一员副将。
后来诸侯反董,汜水关告急,华雄领着飞熊军出战,阵前被白马银枪赵云挑伤,幸亏徐晃及时搭救,才留下一条性命,后来又是徐晃献策,奇袭关东军大营,大败孙坚,一举击溃了头一路讨伐汜水关的队伍。华雄这才发现徐晃不仅武艺高强,兵书韬略也十分了得,加上自个负伤无法主持大局,就把汜水关的帅印交给了徐晃,让他代领元帅之职。
如今徐晃得知关东军二次来伐汜水关,心说大胆的贼寇,你要不来则罢,这番前来,我不杀你个有来无回,谅尔等也不知道我徐某人的厉害!这才备马持斧,杀出了关城!
一段倒插笔说完,咱再来说这会儿关东军阵中,金枪将文聘看了,冲旁边凌操:“我说三哥,真没想到这汜水关的军将威风真不小啊!你在看当前这员将官,真够个样儿!”急先锋凌操一听就不乐意,把嘴一撇:“哼!这帮人仗着天险,有什么用!俗话头阵胜,阵阵胜,你瞧哥哥我的吧!”话没说完,大老黑伸手在铁过梁判官头上摘下祖传的镔铁大枪,小肚子一碰铁过梁,双足一点镫,镫磕飞虎颤,马走銮铃响,疆场一团风。这就来到了阵前,嘿!真是个急先锋啊!
凌操马到当前,吁……一扣镫,大枪遥指对面:“呔!对面哒给我听好喽!吾乃南阳兴安侯张青手下的先锋官凌操,如今奉召讨伐乱臣贼子董卓,尔等若识时务,快快献关,还能将功折罪,保全家小,如还执迷不悟,打破此关,爷爷我杀你个鸡犬不留!”
徐晃听罢冷哼一声“嘟!好你个大黑脸儿,吃了熊心吞了豹胆,敢来占据汜水关?你口口声声反贼逆臣,说道半天也不知道谁才是朝廷的反叛,休得多言,贼将拿命来!”说着金斧一挥,这就要大战--铁枪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