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00两银子购买到两套黄花梨明代家具和几件瓷花瓶后,朱华回到现代,溜达在天朝宫古玩市场,几家仿古红木家具展室吸引了他的目光。妈·的老子的真货就买个红木家具的价都是暴利。
想到就做。“杰哥,在干麻?”朱华的手机贴在耳边。里面的声音爆着;“兄弟,你老玩失联呀,听伯母讲你找到高薪工作了?”
“一般般。”
“别得瑟,也替哥找份高薪职业啥的。”
“你不是被安排了吧!”
“没劲,守门,早没干了。”
“你来天朝宫,我有事干。”
李杰那大块头很快从的士中出来,见到朱华的第一句话,“火烧呀,还要我打的,都失业了,钱难挣。”
“我报销。”
“还,我-报销咧!小样。”
“跟我走吧!”
李杰跟着他到了红木家具展室,看着一头雾水的李杰;“我要开间这样的门店,你任经理,月薪五千,干不干?”
“真的?”
“小狗骗你。”李杰跑过来抱着朱华转起来,“喂!别人以为是两同志,放下我。”
花了3天时间,办好工商税务执照,聘请好美女导购,租好门店后,剩下的装修工作就是李杰的事。自己则忙于采购明朝需要的商品,这1个人忙起来累,开间公司的臆想慢慢的浮现。
这次穿越特意带了条狼狗,能过去的话,就放在后院。傍晚人和狗从后院出来,陈满仓见怪不怪。
“这条狼狗归你管理。叫人运货。”
朱华把牵狗的绳交给陈满仓;“陈香咧?”
一会儿,传来细声的“”少爷好”朱华伸手摸了摸陈香的头发。“嗯,所有人都按照规定洗了吗?”
“都按照少爷的吩咐作了,衣衫都穿上了。”
第二天,乘坐徐长风赶的大车前往石厂村,李熙民对自己有恩,没有他的路引,自己真没这顺利,背时运在路引的面前结束了。带上三担精米,50斤豬油(后世的)2匹夏布得巴得巴的走到了右安门等待开门。
“城里有来路不明的夷子,火镰,喔-不火柴,上面要我们打开眼睛,从那张门溜进的,打那张门兵的板子,听明白了吗!”卫门军官训斥手下的声音传来。朱华的心咯噔着。
郊外,大车上的朱华陷入了沉思,自己的想法简单了,这幕后人在朝廷的铁拳下早晚要暴露。闪人吧,进入了富人阶级,还搞毛线。一路乱想也没个头绪,中午时分大车进了石厂村。
“李大爷!”朱华边敲门边大声喊。
“来了-来了!”李大爷赶紧开门。
“大爷好!”
“都好!”
李大爷望着“鲜衣怒马”的朱华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那里-那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朱华转身道;“长风快把东西搬进屋。”
李大爷看着如此多救命的粮油嘴里叨唠着;“使不得,使不得。”
朱华被安坐在堂屋主座上,李大爷一大家子一一拜见,三个儿子诚惶诚恐的谢过朱华后退下。
“李大爷,石厂村人口多吗?”
“三百多匠户,1500口人,匠户没田,又没多少石头要雕刻和开采,所以许多家揭不开锅。”
“具体的村里多大?”
“不算山地长6里、宽4里地。”
前面有河,后面有山,地势还好,当进到石厂村后,朱华脑袋灵感闪现。在此地办厂,明代人工费用底,市场都还没开发,都符合暴利要求。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现代转移到明代,这里的人工肯定比越南底,君不见现代资本大鄂转移到东南亚吗!
“李大爷,我想在本村建几个作坊不知可否?”
“行-行!朝庭不管我们死活,有人管肯定行。”身为匠户头领看到希望能不高兴。
回京城后立马穿越到了现代。正忙于详细计划,接到了拍卖行经理邱少球的电话。朱华兴冲冲的来到宜和拍买公司。
“朱少请坐。”邱少球笑嘻嘻的给朱华安了个高富帅的名称。
“别,邱先生不能乱起小名。”朱华笑容满面的和他调侃起来,真的是太兴奋。使劲克制都没法不高兴。
“仇英的人物画《八仙过海》拍出了9200万美元,董其昌的《观海图》拍出了3800万美元。都上了网络和报纸的头条。”邱少球扔过一支软中华香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