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窃天换日 > 正文 第13章 再回首

正文 第13章 再回首

朱华以答谢乡亲的名义,在村中祠堂中设宴。十几名妇女在李杰的指挥下,烧煮着大锅红烧肉、大盆的酱牛肉、几十笼馒头包子。

祠堂内,乡亲们被堆成山的肉食惊呆了,一声开吃的号令,那火热的场面都要融化外面的冰雪。风卷残云般的力量,连盆底的汁都被添干净。

朱华示意李杰再拿点泡面出来,这帮人太能吃。自己真心不想亏欠他们,做新的周扒皮。

吃完带来的肉、菜和泡面后,男女老少乡亲,个个摸着肚腩,打着饱嗝,竖起大拇指;“朱公子没话说。是这个。”

等到众人散尽,保长李熙民招呼朱华坐在到主位上;“朱公子,太客气啦,小老儿也没帮啥。”

“咱现在挣了点银子,全是大爷救命之恩。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朱华站立起来,衷心的向李大爷施礼。

“挣钱不易,世道艰难。你不能乱花呀。”李大爷被感动了,满眼全是慈爱。

“咱不会的,主要是看到乡亲日子苦。朱华顿了顿;大爷,咱想带着石厂村的乡亲赚个温饱。”

“能吃上饱饭,不受冻。怎么都成。”

得到了里正的首肯,建设人才就得大量招聘啰,他想到了薛庄的几十名工匠。

信王府,牡丹轩。

一阵阵古筝的铿锵声越过楼台,熟悉的人一听就知道是扬州城新出的曲子《浏阳河》。

弹奏古筝的丽人儿,盘着的牡丹头上,缠着海獭卧兔儿。身着红绿妆花凤女衣罗,柔指绕琴弦,至于从门外走进一少年都不知晓。

一曲散去,站立在侧后的少年击掌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爱妃的琴技,更上了一层楼啰。”

“啊!”听到有人击掌发声,弹筝的丽人儿惊了;“是王爷呀。”

看清了来人的面孔后,急忙起身行礼;“妾身,见过王爷。”

“田妃呀,免礼。”

田秀英让过坐给信王,伫立在旁;“不是妾身的技巧进步了,而是老家那边传来的曲目编写的好,加上有新的指法出现。妾身正在练习中。”

“哦!”信王点点头,说;“你不说老家,本王差点忘记一个事,小扬州来了个厨子,拿手的便是狮子头,明天咱们去尝尝。”

“嗯!妾身有好东西要送给皇后。

“啥?一般的皇后不大喜欢。”信王比较了这位嫂嫂。

“决不是一般,家里花费了的价钱,扬州最顶级的日月玫瑰套装胭脂水粉化妆品。”

“听这名称就妙,想来爱妃是花了心思的。”信王呵呵一笑。

……

只要天上没落雪,石厂村就人声喧哗,年满十五岁的男丁都上工地,平整土地,支架帐篷,在帐篷四周建立栅栏。入夜时分,36个帐篷架好,哥四人都安排在李大爷家住居。

上半晚他们事还多着,朱华回到现代仓库把千吨纸包装水泥、线材、锅驼机、肥皂厂设备,搅拌机,柴油机、小型水泥厂设备。千吨粮油、三千套兰布工装防护用品分成两次穿越传送。

第二天大早,陈思鸣在李大爷的陪同下,站在搭建好的帐篷前石台上面,清了清嗓子,酝酿阵情绪后,朝下面人群挥挥手。

“各位乡亲父老,我等的根本在此地,百年前祖先随宝船出洋,偶遇大风散落泰西,今回祖地,见受苦的乡亲于心不忍,愿同乡亲奋发,解苦境之根。成立日月工厂,受聘匠人,每月最低工价2两银子,工厂提供免费三餐食物……”

台下500名青壮匠人听到这些待遇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赶快叫家里人进厂。有的飞快往会跑……

迈开了第1步,朱华在帐篷中召开了董事会;“兄弟们这十多天都辛苦了,为了今后的发展,我们还是要分工管理,石厂村工厂由陈思鸣主要负责,王医生负责工厂卫生、预防疾病。我在后面总指挥和输送物资。”

朱华说完扫了眼众人,自己属于仓促起事,凭兴趣来到明朝,没好好的规划。在现代是想当然,到了京城、扬州后后,才明白古代不好混,经商的环境很艰难。

在内部,他对王医生还缺法更深的了解,所以还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虽然自己年龄最小,几番交集后,大家的思想水平并不差,算得上默契,也认同穿越的神奇,朱华便敞开心扉,说道;

“为什么我又要在明朝办工厂,因为穿越这玄幻东西没人能说靠谱,万一那天不灵,我们还要生存。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