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几个月试运行,工人、机器完全达到要求后,卫生纸厂徐少卿请皇上剪彩并题写厂名《皇家洁品厂》,柔柔的卫生纸风靡了京城,当然是有钱人消费的。后世90年代初农村都是用草纸的。
锰钢炼出来后,毕大师的针击火枪解决了高性能弹簧的问题,枪管是钨合金钢,通过后世的机床,生产了第一代山寨钻床。
枪管钢退火后用锰钢钻花加工,加工好的枪管再用油淬火,孙化元和毕懋康根据皇上提供的工艺流程,机床加工精制击发机构,反复试验,掌握了生产技术,定型后投入生产。
孙化元在皇上那得到了铁摸铸造法;分段分制铁模泥型……
朱华告诉他;“铁模的特点是一模多铸,成本低、工时少,减少表面清理,镟铣内膛的工作再接合内模水冷可空技术;让炮管由里往外冷却。
具体的是把铸造炮管时,用来作炮管内模的模具换成空心的,中间加上冷却水管道,然后往里面注冷却水就行了。
当然这冷却水管道必须要作成可循环样式来保证内膜温度稳定,譬如采用U型管模式从里面开始注水,这样持续循环冷却。
关键点是冷却速度,也就是水循环速度是有讲究的。太快冷却的话内管会破裂,必须有适当的速度进行才行。
这需要反复实践,你不要怕浪费材料,只管找到最佳工艺流程。朕还有个思路,铁炮管前小后大是要承受膛压的,我们用锰钢铸造的炮管优点比铁高出不少.
铸造一个前后大小一样的,并在后膛处套个套,利用热涨冷缩的原理把外套加热套上冷却后紧配合了。”
朱华所说的就钢炮的思路。至于机械上的紧配合,有后世的高精度机床技术上完全可行。
孙元化用了近1年的时间铸造了200多门试验用炮才完全掌握铁内模水冷可控铸造技术。那是后话。
当皇帝就有优势,人才是用最好的,投入的资金量多。历史上崇祯比一般人还是有钱的。更何况穿越皇帝有神奇的开金库法。
靶场上轻量化的红衣大炮300公斤,口径200mm,身管长2.1米。弗朗机炮身52公斤,子统37公斤,口径80mm,身管长1.6米,“轰轰”的在炮击。
朱华站在安全壕中,手举望远镜仔细的观看每一个着弹点的距离。
“李杰,火炮的运输要高标准,今年的目标是完成整编成立皇家近卫军第3旅”
“臣知晓了。”李杰说完就跑,怕朱华弹他的爆栗。
朱华从靶场出来后来到了王恭厂,主要是看看明朝工匠山寨现代冲床的进度。由孙畅他们重点培养的廖正雄、蒋清仁,他俩完成了1比1大小的木机床。
基本了解冲床原理;圆周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由主动力,带动飞轮,经离合器带动齿轮、曲轴(或偏心齿轮)、连杆等运转,来达成滑块的直线运动,从主电动机到连杆的运动为圆周运动。
廖正雄和蒋清仁跪拜后领着皇上来到了个新车间,朱华看到后世冲床边上山寨的机器。
“能工作吗?”
“能,效力比不上原版的。”廖正雄实话实说。
朱华知道难为了他们,为什么要明朝的工匠山寨,一是;培养工业基础人才,促使科技跨越发展。二是;保障后世日月商贸公司不受到各方面关注,动辄上千万的机械或物资进出,不关心才怪。所以后世公司以收旧货为主,聘用的全是老工人,老技师。
“别灰心,还是不错的,明天到御书房来给你们来点新鲜的。”
“谢皇上隆恩!小的万死不辞。”俩惊颤的跪地三叩头。
廖正雄和蒋清仁至今都不知道自己如何就入了崇祯皇帝的法眼,当然更不知道当年的朱公子就是崇祯,知道这秘密的就仨人。其实朱华很累,出了皇宫便套上真面目,在大臣、皇宫内恢复假脸面。
蒋清仁、狄彪、毛时明都整了一身崭新的兰布袍衫,头戴黑色新网巾,脚蹬新皂靴,规矩的站在午门旁的掖门中等候来接待的崇祯帝办公室的官员。
“你们说,皇上会御赐早饭吗?”
狄彪伸出头朝卫士瞅了一眼,还好,没啥反应。
为了这趟皇宫之旅,是昨中午从石厂村动身,快要关城门的时候才进的京城,今天,天没亮就急急忙忙从外城的客栈赶来的,啥东西都没吃。
“你是叫狄彪,还是真的彪,阁老们早朝都没得吃,你有吃?”毛时明白了他一眼,皇宫他来过几回,崇祯安装电灯和电话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