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窃天换日 > 正文 第72章 啊!海军

正文 第72章 啊!海军

多尔衮腾的站立起来;“大汗,咱后金勇士所向披靡,朝鲜已经臣服,蒙古林丹汗远遁,萨尔浒后南明还是难题吗?”

“问题是,山海关咱奈何不了呀。”皇太极轻言细语摇着手。

阿敏拿出一张地图,指着长城那边的遵化,说;“这里有鉄。”又指着通州;“这里有盐、粮。他们不买,咱抢呀。”

皇太极盯着阿敏看了一会儿。又把目光投向代善;“你不想说点啥?”

代善自吃过近卫军的苦后,郁闷了近一年时间,出现在公众眼里的他,低调而不敢半点张扬。既然大汗发话,他不敢不回话;“大汗妙计安天下,只愿筹码不小气。再者……”

皇太极用赞许的眼光看着欲言又止的代善,道;“和硕礼亲王,天下没有常胜将军,三国里的战神也有走麦城的时候。有话请直说,我不会怪罪滴。”

“回禀大汗,咱们要防南明李尙志手中的新式火枪。”

阿敏鲁莽的插言道;“这是咱后金古英巴图鲁说的话吗?真正的古英巴图鲁要用祖宗的骑射技艺战胜一切对手。”

皇太极瞪着阿敏道;“祖宗的骑射技艺咱要,汉人先进的东西咱也要,才能让咱后金国威震四海。”

尔后皇太极和盘端出了麻痹辽东,闪击西线的战略构想。

三月南季候风可刮了一段时候了,陈思鸣在镇压了闹事的士绅后,从龙江造船厂乘坐新建造的,实验性盖伦型三风帆战舰金陵号北上,同行的是《珍妮花》号。

后世的流水线生产被思鸣搬到了龙江船厂,蒸煮弯曲木料的车间一字排开三十台机器,专门弯曲木料,钻床车间,十台木工用机器,十二时辰倒班不停的按照图纸标注钻孔。

哥几个还给风帆木船水线以上镶嵌了一层5mm厚的均质钢板,风帆、索具、铁钉、铆钉、螺杆、螺帽包括涂料都是在后世定制。

长55米,宽18米,排水量为800吨,定员260人,100mm火炮左右舷各30门。弗郎机炮30门。最为怪异的是船头、船尾有两座风车模样的东西,艏楼顶上铺满了能移动的玻璃板架。

金陵号建造工期远远超越了工匠的想象,只用了三个半月时间,只要通过这次海试成功,金陵号以后的战舰都会按照此标准建造。

陈思鸣觐见了先期到达的崇祯,汇报了南直隶的各种事宜后,忧心道;“老板,武力镇压非上策,单靠《明报》这单一的舆论工具,杯水车薪。”

“世界上最难攻克的是人心,最难改变的是思维观念。它们都需要时间的侵蚀,才能慢慢扭曲。引进广播电台还不是时候,再说,《明报》的后面是高高在上的皇权,怕个球。”朱华哈哈大笑,明白他所说的单一的舆论工具是指啥。

和煦的春风中,彩旗飞扬。葡萄牙商船在郑芝龙的战船护航下驶进修建一新的天津港,二十余座深入海河的水泥码头,渐渐被战船和商船填满。

天津港接收了澳门总督二万二千匹西洋战马和800名海员、1100名造船工匠,安顿好海员和工匠后,宫内御马监组织了五千人手赶马进了皇家农庄,皇宫御马监全部人员都调来管理马匹。

郑字帅旗在大福船的桅杆上随风摇摆,船舷边站了一队包着黑头巾的水手,腰悬扶桑武士刀。小泉一郎太监在郑芝龙的亲兵引领下,登上了福船。

郑芝龙带着一干手下,站在甲板上急迎上来,作揖道;“一官,躬迎皇差,有劳公公了!请!”

“小泉一郎谢过郑大人。”

郑姓将领一听,尼玛的,这名字非常耳熟呢,几道眼光在空中交汇。

郑芝龙注意到了兄弟们的表情,干笑道;“不知公公祖籍是何贵地?”

“北直隶大兴县的,怎么啦?”小泉一郎睥睨着众人。

“下官只是好奇公公的名字。”

郑芝龙吃了瘪,急急讨好,别在这公公身上坏了事,往日的魏公公决不是吓人的样子货。

小泉公公想起皇上的嘱咐,决不可在外端着宫里人的架子。收放自如的呵呵笑道;“这是咱家的荣幸,万岁爷给安的名。”

郑芝龙急忙给手下使眼色,道;“恭喜,恭喜!皇上如此器重公公”

一众人立即附和着,总算皆大欢喜。

大福船的大厅中上首悬挂着两把武士刀,手下抬出香案,郑之龙虔诚的点上香。小泉一郎端拿着架势,展开圣旨。

“海军都督同知郑一官接旨!”太监的尖细声音划破了江涛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