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窃天换日 > 正文 第85章决战紫禁2

正文 第85章决战紫禁2

按照朝廷分工,袁崇焕主要分管山海关外防务,蓟辽总督刘策分管关内防务。但是,袁崇焕作为锦州都督,对整个蓟辽地区的防务都是责无旁贷,况且后金铁骑正是从山海关外而来。

十月二十九日,袁崇焕从宁远往山海关,途经闻报后金军已破大安口。袁崇焕立即发布军令;

总兵朱梅、副总兵徐敷严守山海关。防止后金乘机夺关。

锦州总兵祖大寿带精锐随本都督入关。

命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邹宗武守丰润,游击蔡裕守玉田。

其三,严守京畿地区。在靠近京师东北方向的蓟州、三河、密云、顺义严密布防,防止后金从东北路入京。袁崇焕命保定总兵曹鸣雷等驻蓟州遏敌,自率大军,以总兵祖大寿作先锋,驻蓟州居中调度策应。命山海关总兵朱梅守三河,蓟辽总理刘策守密云。

袁崇焕一面进行总体部署,一面阻截后金军南进,遵化既然被皇上放弃,蓟州是重要节点因为皇太极的军队突破了龙井关和大安口,占领了遵化,袁崇焕想把后金的军队阻截在这里。

遵化失陷,人心大震,朝野流言蜚语颇多。大明从万历年起和清兵对阵是败多胜少,谁也不敢肯定崇祯能胜皇太极。

皇太极命留兵八百守遵化,亲统后金军接着南下,向北京进发,逼近蓟州。初十日,袁军驰入蓟州。蓟州是横在遵化与通州之间的屏障,距离北京东郊通州约140里。袁军在蓟州阻截,“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皇太极曾两次败在袁崇焕手下,攻城,哥不会干的,小小的蓟州还没在哥的眼中。这次就没有同袁崇焕军队硬碰,而是从东北方向通过顺义往通州进发。这样袁崇焕在蓟州拦截皇太极军队的计划又落空了袁崇焕和皇太极捉迷藏的时候,在天津港的海军风帆战舰起航了,觉华岛的毛文龙也接到崇祯皇帝的密旨。

兵部衙门老孙端着茶杯密切注意到更新不断的敌我态势,袁崇焕没有来报,他的兵到了这位置,这就奇怪了,皇上的参谋把关宁军的旗向前推了这么远。当然清兵和关宁军都在无人机侦察的范围内。

“皇上,袁崇焕的战报还没到呀?”

“老师,你是兵部尚书,要先到兵部呀。”朱华的意思就是你不知道更不用说朕。

“那--关宁军的位置没搞错?”“哦,老师,你说这个”朱华手指着代表关宁军旗道;“没搞错,他们今天上午9点到的。”

老孙脸上是风云变幻,下意思的看表9.30。“这是……

朱华难掩住笑;“近卫军军最精锐的斥候来报的。”

老孙眼里闪出;“皇上,你骗人。”的目光。

通州阻截。通州离北京只有40里,袁崇焕紧急率领军队往通州进发,力图把皇太极军队拦截在通州。十二月初一日,袁崇焕的军队到达河西务。河西务在天津和北京之间,大约离北京120里。这时候皇太极军队已接近通州。

通州郊外清军大营皇太极和手下正检讨入关来的得失。

“至今所到之地,无人踪迹,粮草所剩无几,是前进还是后退你们说说。”

皇太极扯了扯有点小了的袍子,还野望这趟打草谷,能让后宫佳丽作新的旗袍过年。

几位大将都在抓着脑袋死命挠痒。阿巴泰道;“启禀皇上,臣认为宜向京城进发,难到狗皇帝京成也不要?不要正好,大清要。”

“臣愿作先锋。”

“臣打头阵。”

都是家里没余量的货色,谁也不会落后。皇太极的眼光最后落在沉思中的范文程身上。

“先生,当今战局如何?”

范文程脑海中正思索着崇桢帝这坚壁清野之计的着眼点,听到大汗点他点名,立马作揖道;“今明地皆以麦收,坚壁清野以待。使我路之无获,酿雪上加霜之势,使之灾荒重重,而大汗尽失人心。”

皇太极道;“先生所言极是,退则民以何果腹,进则人心尽在。”

目前左右皇太极的是后金灾荒,而非敌人的企图。没有了山西八大皇商的供给,又严格了边境互市,以后金的生产能力,农业、畜牧业在小冰河时期比大明更差劲。

历史上是皇太极屡次成功的打草谷救活了后金,饿死了大明百姓。把大明当成后金的粮库,想怎么拿就怎么拿。

皇太极又启程了。他揣测到了袁崇焕的军事意图,不打算在通州跟袁崇焕决战,而是取道顺义、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