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窃天换日 > 正文 第141章 芸芸众生相

正文 第141章 芸芸众生相

“崇祯元年进士,今年提升的临川县令?”

“是的!”胡洁成掏出手帕擦去额头上的细汗。

陈思鸣呵呵一笑;“我以为你们会推张溥,那死硬的思想不碰出血来,是不会改变的。”

胡洁成知道刚过去的科举,朝廷有意安排他去乡镇锻炼,没想到他,头也不回的去搞复社。

胡洁成还是很高兴的走出了陈府,江南资本家和江南地主以东林为润滑剂算是强强联手办了件各取所需的大事。

在目前农业还为主导的社会转型阶段,地主家埋在地下的银子保守的估计不下五亿两(1590~1630年美洲白银输入明国为4500吨),户部和国家银行入库统计,民间至少有六亿两白银,许多人还在观察明币的购买力。朱华最终目的就是挖出它们。

……

“呜!”火车的汽笛从九江成门山中传出,一会儿满载着铜矿石的长溜火车沿着高低起伏的丘陵之脚朝长江岸边的冶炼厂驶去。

“老林头,手脚麻溜点,注意拧紧套钩螺母。”管理小矿车运输的生产班长站在电动爬坡机电闸处挥着一面三角小红旗。

那个被称为老林头胡子拉碴,驼着背。油腻的蓝装工服看不见本色,其实走近看不过四十岁,细长的眼睛偶尔会射出犀利的光。

他戴着厚帆布手套,用套管扳手熟练的拧紧连接长溜小矿车的钢索连接头。拿起矿车上的绿色三角小旗挥了挥;“班长,开闸吧!”

电机的嗡嗡声和那单调的铁轮和轨道接口碰击声,带动了他的思绪;没到到不惑之年,便从大漠狼烟中走到风光秀丽的长江之滨。当然不是胯铁骑、挥弯刀,饮马长江。而是那厉害的明皇用囚车运载来的。

他每天就是重复这单一的拧紧钢索连接头,必须工作十二小时,比起那些在开采工作面上挥汗如雨、只工作八小时的囚犯看似舒服多了。

比起草原上的人,汉人对待战俘仁慈许多,是儒学、还是佛?他看不透崇祯的心思。

城门山露天铜矿,是日月商贸集团公司投资兴建的半机械化矿山。露天矿井中挖掘出的矿石由这些有轨道的小矿车用电动机牵引出矿坑。矿工大部都是满蒙、西洋战俘和朝廷囚犯。

八里湖离那些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光的大大小小的矿坑约3里,岸边是十多排长溜的板房,如果不是沿湖有铁丝网围住,还真看不出和囚犯们有啥联系。

娜木钟搂着大竹蓝在食堂后的大水池边清洗着大白菜,蓝色的工装显得特别肥大,不知是劳作减瘦,还是领的就是大号服装,背后的白漆写下的编号很刺眼,往日雍容华贵已经失落在故园那辽阔的草原上。

明朝皇帝特许林丹巴图尔,也就是那老林头和他的正妻博尔济吉特·娜木钟住在八里湖边的劳改号房中。余下的妃子,子女还有大部部落战俘都分散在明国各地的劳改矿山、农垦场内。

……

 吴起龙看着室外华灯初放,顾不上海上颠簸带来的不适,在刑部会馆外雇佣了一辆马车赶往城西白帽子胡同。

四轮马车走在拓宽到了宣武门外的西长安街上,原来的白帽子胡同已经离大街一墙之隔,许多民房开启了后门,摇身变成了商铺。

“一年呀,变化真大。”

赶车的把式乐呵呵的点头;“大人,不是说笑,到明年您来京师,估计马车都没啰!”

“你要买汽车?”吴起龙鼓起了眼睛。

“不是我能买,去租公司的汽车开,那东西比马车来钱。”

“好哇!这才是太平好日子呀!”吴起龙感慨万千,想起几年前的光景和现在国力,他这个饱读四书五经的官员,在台湾更能感到崇祯皇帝的英明。

马车在温府前停下后,赶紧走到台阶上对着门房堆砌笑脸。

“老人家,烦劳通报温大人,台湾府吴起龙拜见!”

说着便拜帖和两张折对的明币递给府前门子,其实门房年龄不到五十,他瞟着拜帖后百文面值,没啥表情的说道;

“等着,老儿进去了!”

温体仁手拿着吴起龙的拜帖,靠在书房中文案上,随着他脚板不时击打地砖,案上堆满的各种版本的法律书籍摇摇欲坠。

年底了,来京的各路人马显著增加,他从到内阁起,基本是奉行不交往政策,走明哲保身的路线,历朝历代皇帝对臣子的交往是上心滴。这个台湾提刑按察使司 要干嘛?权衡利弊后,朝站在书房外的门子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