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窃天换日 > 正文 第186章 不一样的救灾理念

正文 第186章 不一样的救灾理念

“臣立马办理。”

沈廷扬瞥了一眼绿茵场上的火热场面,快步走出了贵宾室。

朱华朝身后左右挥挥手,道;“老婆们,朕走啦!”

没等美人们回过伸,她们的万岁爷转出了门口。

……

张彝宪端起成化青花瓷茶碗,轻轻的吹了吹浮在黄山云雾茶水上的水泡,慢慢的唆了一口。随手拿起桌上的《明报》展开,翻到小说连载版,他喜欢武侠小说《笑傲江湖》司礼监如今除了自己还在正常点卯外,余下的难得见到人。这也不能怪他们,司礼监没业务。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他把遮住脸的报纸扯到眼睑下方,注视着大门方向,只见王承恩领着皇帝的机要秘书米雪急匆匆而来。

“参见王厂公!米主任!”张彝宪赶紧起身作揖,二位都是比自己更得皇上信任。

“有劳张公公坐镇司礼监,不然今日之事,断不是谁能担待的。”王承恩呵呵一笑。在崇祯皇帝身边的这几年,他深刻领悟到陛下说的;“实力决定素质的高度。”

“张公公,这是陛下发来的电文,请您拟份圣旨。”米雪微笑着递上电文稿。

王承恩走到南墙边,打开一排大木柜,里面露出一个保险柜,套上钥匙,旋转了几下数码,保险柜门“嘭”的一下开了,皇帝的玉玺就保存在内。

“厂公,圣旨已拟,请您过目。”

张彝宪陪着笑脸,不得不佩服崇祯皇帝这套控制权利的机制。内阁没有军权,不能以文制武,总参没有权利干预内阁行政,没有皇帝的圣旨也不能调动军队。

“行!反正会和原电稿交给总长的。”王承恩稍微留意了一下拟好的圣旨,拿起玉玺重重的印在圣旨上。

……

内阁会议室。

温体仁干脆把原白色丝绸衬衫上面的扣子解开了,似乎吊扇还不解这满屋子的高温,使劲的折磨着一把折扇。

“既然粮食有着落,防疫药品怎么办?”

“首辅大人,还有帐篷亟待解决。”朱燮元手里把玩着官帽,补子官服被汗水渗透。

“景曾,救灾款项能有多少?”面对大灾,最需要的就是钱,温体仁神色紧张的注视着分管财政的阁臣毕自严。

“最多能挪出一百万两。”

“这……”

毕自严给出的钱数,和要投入救灾的物资,是黄瓜打锣,差一大截。温体仁的脸色更黑,额头上全是大豆般的汗珠。

韩爌瞟了眼焦虑的首辅,缓缓的站立起身,朝诸位作揖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说说怎么办?”

众人其实都明白韩爌的动机,只是他说的还是有道理,皇帝不在京师,如果这个救灾之事搞得一塌糊涂,皇上还会信任这届内阁吗?

“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

“别唠叨了!”温体仁气呼呼的吼住了摇头晃脑的王永光,脸色随之一变,道;有孚,你认为只要皇帝下罪己诏就能稳住政局?”

王永光口中念道的是历代流行的“灾异天谴论”学说,古代社会实行“救灾”与“救政”并存的两种救灾模式。

皇帝和朝廷往往是救政先于救灾,对皇权安定的考虑,始终重于灾民的救济,救灾也必须服务于皇权的救济。政权稳固才是皇帝考虑的重点。

 “朕为人主,无德及天下,致兹灾旱,又谪见于天。若三日不雨,当退归南内,更选贤明以主天下。这可是唐朝的文宗皇帝解决灾情的罪己诏,我们何不以此例说动陛下。”王永光两手一摊,颇为意气。

毕自严瞅着王永光的蠢像,真想扇他一记耳光。崇祯嘴里天天念道的是科学,难到你没张耳?

“愚蠢!”没等毕自严反驳,首辅大人黑着脸冲到了会场中间;“如果不是各部搪塞陛下的整治黄河水道计划,今年河道何至决口!要罪己的是朝廷官员,而不是皇上。”

王永光的想法其实代表了朝廷一部分官员,历史上,文官系统奈何不了的事,基本上都往皇帝身上推。你家的江山,担待点是应该的。

而朱华实行的责任内阁是要文官们有所担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首辅大人!王大人!你们先平静一下,容在下说说。”蒋德璟朝众人作揖道;“防止天变,莫如拯百姓。”

“中葆!此话怎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