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不断努力去解决,而解决的途径,莫非自身帮助,或他人帮助,帮助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让人触摸不得的大人物,使问题难上加难。
昨日夜审皇宫守门侍卫,白若凡算是有些眉目,但嫌疑人员令他头疼,抓耳捞腮,切不说已得罪了个安卓王,如果在加上个尚书大人与大内太监总管,以后想入官场将举步难行,这尼玛差事愁死人。
次日清早,一缕阳光,照射在书院每个角落。
天气好,人心情却不好。
白若凡没心思的随便吃过一些早饭,找了张椅子,独自躺在院子内闭目养神,想理一理头绪,思考今日该如何下手破案。
天不从人愿,他刚偷闲片刻,就听得门外传来一声:传“清风国陛下口喻,白若凡出来接旨。”七日未到,这皇帝老儿,会是什么事?难道…………他来不及多想,急忙出去跪接口喻。
来传仁和皇帝口喻的小太监,竟是那日,他拿剑架在脖子上,硬逼着去给仁和皇帝报信的小太监,好像叫什么四喜来着的。
“草民接旨。”
“传陛下口喻,命白若凡速速见宫面圣,不得有误。”
小太监四喜宣完,急忙将白若凡从地上扶起身,道:“贵人快快请起。。。。。。”
他有些讶异,这小太监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会拍马屁了,对就是拍马屁,昨日进宫还不待见,今天就改口叫贵人了。
“公公客气了,怎敢劳你大驾。”
“若不是贵人,现在我四喜还在库房做那执事小太监。”
原来那日,小太监四喜前去禀报,被人拦下不让进,害怕耽误大事,急中生智大喊,道:“陛下,皇子出事了,皇子出事了。”
正批阅奏折的仁和皇帝听到门外有人大喊关于皇子的事,自是惊讶,放下手中奏折,出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四喜,眼疾手快冲到仁和皇帝面前,将白若凡命他转给陛下的话,一口气都说了出来。
仁和皇帝见这小太监有勇有谋,近日发生皇子失踪案,令仁和皇帝对身边太监将信将疑,就将四喜留在身边,当作心腹使用。
仁和皇帝也想借此事特意培养四喜,既然日后要重用白若凡,他们之间必须有个可信的联络人。
事后小太监四喜,误以为是白若凡在陛下面前为自己美言,故把白若凡当成贵人,让这厮情何以堪。
白若凡听完四喜讲出原委后,真把自个当成四喜的贵人,十分亲切的把四喜拉到一旁,问道:“公公知道陛下为何事宣我进宫?”
四喜,对白若凡是感激不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道:“安卓王,在陛下面前告了你一状,说你胆大妄为,无视国家法度,因一己之私,敢杀国家忠臣。”
白若凡听四喜说完后也不吃惊了,估计的八九不离十,安卓王不告还不方便以后办事了,万事开头疼,先拿下个刺头,看谁还敢在碍事。
他从口袖口中掏出几张银票,塞给四喜,道:“谢了,这点小意思还请收下,以后有机会再为公公美言几句。”
四喜,左右推脱不了,才收下,说道:“托贵人福了。”
两人互相客套了一番,四喜在门外等侯,白若凡取来青阳宝剑,叫上武云风才随四喜一同进宫面圣去了。
带上武云风,主要因为有安全感,万一到时候安卓王报复,让武云风把安卓王给狠揍一顿。看下次还敢?
一路上,白若凡又瞎琢磨,安卓王去告也是白告,皇子失踪案没结案之前,仁和皇帝绝不会为难自己,问题是,又冒出来个,尚书大人,太监总管,以后还有什么样的人冒出来谁也说不清,真正的幕后凶手又会是谁?皇子会被藏在哪才是最安全的?以至于到了乾坤殿也没注意,差点直接就闯进去,幸好被四喜拉住了。
四喜先进去复命,随后传来一声:“白若凡进殿。”
这厮进殿看到满朝文武百官,心里有点哆嗦,没见过这么大场面,毕竟这才是正式第一次进皇宫。
待到仁和皇帝面前五米,白若凡跪下叩首道:“草民叩见陛下。”
仁和皇帝庄严的坐在龙椅上,道:“免礼平身。”
他起身,道:“谢陛下。”
仁和皇帝现在怎么看白若凡怎么顺眼,敢为他皇儿得罪大权在握的安卓王,其忠勇可嘉,未免有点行事莽撞,但深得他的心,敢想敢做,身边就是需要这样为他办事的人。
仁和皇帝,神情严肃,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