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起先给这本书取名“公务员不相信眼泪”,其意不言而喻,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这世界确是不相信眼泪,不止公务员这一行。不过相较于其他职业或者行业,公务员这一职业由于其公职的身份往往给予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近年来,一系列的反腐影视作品和官场网文的盛行,无形中更放大了这一职业光彩,无论好的光彩或是坏的光彩。
但总而言之,人们耳听见闻的,对于官场的种种臆想大多是不符合实际的。有些事情,并不像看官想象的那般神秘隐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说到底,官场也不过是由一群群活生生的人构成的,所以其实,都一样。凡是有人的地方,那些或明或暗的东西基本上就差不离多少,无外乎都是人性的优劣性被放到特定的行业里来罢了。同样,很多东西,也并非书里、电视里述说的那般简单平白。很多时候,事情的发生并非单一原因造就的,而是多个因素累积印发的结果。好比人们最常说的官商勾结或者拉帮结派,我并不否认在官场上确有其事。但里面更多的内容和原因,却不足以为外人道。
为了满足看客,艺术作品往往会夸大其词,把那些情节和缘由不住的往大家期望的方向推进,最后既博得了深度,又极大拉升了自身的流量。这当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好比如我,本来一心想要写一本回忆录。但没成想,还是受到了编辑、大环境和读者的影响,不自觉的就加入了很多似是而非、甚至是杜撰的内容和情节。
还是那句话,体制中人也是人,并非妖魔鬼怪。官场也不过是一群官员的职场,抛开领财政工资和掌握一部分公权力这两点之外,其实和那些白领、文员甚至蓝领并没有多大区别。有读者看到这里或许会诧异,公务员怎么会同蓝领没多大区别呢?但事实上确实如此,公务员也分级别,分类别。能想大家想象的那般,每天无所事事、大吃大喝、作威作福的官员只是少数。大部分公务员,包括很多处级领导,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县一级领导,每天都有报不完的报表、写不完的材料、下不完的乡,他们不止要干好本职工作,更多的时候,为领导开车,替单位接待,说是万金油全能手也不为过。如果跟你说,公务员要经常周末加班、晚上通宵加班,看官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那是真的,而且更叫你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加班都是没有工资的,且,加班的次数在各个工种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另外一个要说的是,很多人愤懑公务员在外面胡吃海喝,但实际上,十个公务员有九个会告诉你,其实他们比你还愤懑。为了工作忽略家人,应酬过多搞垮身体,这样的情况在官场是屡见不鲜的。这个行业,不是一句“你不想去可以不去啊!谁逼着你喝酒了!”就可以应付了事的,很多的时候,你只能选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说这么多,并不是想为公务员这个群体辩白,而是想实事求是的说点东西,将真实的官场尽可能原本的展现在诸位面前。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起先,我只不过想回顾自己的过往,把那些泯没在岁月里的细碎的人事都重新过一遍,那些快乐的、悲伤的、成功的、失败的,虽说对我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但我总想,找个时间把它回想一遍,最好记录下来,到年老时,纵然没有个人的回忆录,好歹也有一份亦真亦假的东西可供缅怀。
但一路写下来,未免就有点南辕北辙的意味了。人终归是情感动物,难以杜绝环境、人事和利益的影响。写着写着,有些东西就变了味。写故事的少,讲感触的多。真实的写得少,杜撰的越加多。归根究底,还是踏上了取悦读者,忘了本心的路子。但在这么一个大环境下,又能有什么办法呢?你终归要先让人家看到你的东西,越多的人看到越好,之后才能有机会和平台去表达自己。我想,这也是网文盛行的缘由之一,但同样也是文学日薄西山的原因之一。有能而雄时者强。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里,成功与否与你能力才识并无太大关联,只和你能带动的流量有关。在这个时代,没有流量的人,是注定没有出路的。说到底,时势造英雄,没碰上时势,或者虽然碰上了时势却没把握住的人,哪怕真是英雄,也只能落个籍籍无名的结局。
还是那句话,要真想通过文章来看懂官场,我劝诸君趁早弃了这念头。子非鱼,安知鱼不乐?凡是你不能亲自感触的东西,大多都是虚幻。不过要是将其作为一种消遣,在文中祈求一种共鸣和触动,我认为还是可以的。大部分时候,迷失的人自己心底都有答案,不过需要一个引发的机关而已,这机关可能是一句话、一首歌、一个人或者只是一个回眸,但最终带你走出泥沼的却只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