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运河风云 > 第五卷 第二十六章智勇双全

第五卷 第二十六章智勇双全

方年所率领的游击队驻守在淮河与大运河交汇处的苏北,苏北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当年东吴的政治文化中心,梁红玉曾在此擂鼓金山,辛弃疾称誉,“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鸦片战争的最后一仗就发生在这里。从镇江往西南句容方向12公里,东西两旁便是突兀而起的赣船山和高骊山,苍松翠柏,绿树成荫,巍巍山峦镌刻着铁军雄风大振的一次战斗。

这天,方年准备在这里打一仗,因为自从台儿庄大战之后近一年,老百姓都深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整个中华民族的士气已经落到低谷,特别需要一场胜仗,需要斩杀敌人的勇气与气概。他的作战方案经过缜密的计划,上级也同意了。方年察看了地形,决定就在此地进行一次伏击战。

凌晨子时,方年指示先遣支队冒雨进抵韦岗赣船山、高骊山上埋伏。晨时,日军野战重炮兵司令部和所属部队人员乘汽车果然向这里开来。进入伏击圈后,方年一声令下,游击队突然发起攻击,顿时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汽车车头被击中,驾驶员受伤,车辆倾覆……整个战斗仅激战半小时,歼灭日军少佐土井等官兵30余名,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20余支、军刀、军服等大批物资军用品4车、日钞7000余元。与此同时,其他游击队很快也在南方地区给予日寇以沉重的打击。日本人听说游击队便闻风丧胆,这片沦陷区也正是因为有了游击队显得充满了激情与火焰。

可是,这些大大地刺激了国民党部队,于是一场阴谋早就秘密地展开。这天,方年接到苏童书信要带领游击队渡过运河回到荷花塘,哪知行至一片茂密的山林时,遭到一伙不明身份人的包围和袭击。方年被偷袭身亡。这注定是一场残酷的战争,也是一场本身不应该发生的一场战争。驻守徐州的何大春听说此事,命令手下打探消息,很快,回来了,与他附耳说了。何大春大惊。他越想越恼怒,踱出房门,哪知,有人用枪喝住了他。此人便是顾祝同,他的脸上带着笑,说道:“那场战争虽然磨练你们的意志,但是也培养了你们倔强的性格,还是回归理性吧。我们毕竟不想杀害功臣,但是你应该明白池峰城将军即便战功赫赫也落不得好的结果。”

“中华民族落到这步田地,都是你们这些贪生怕死之辈害的,不去与鬼子拼命,对付同胞却有这么一套,对敌人阿谀奉承,对自己人飞扬跋扈。将军他最为痛恨你们这些面善心狠的家伙,人家游击队去打日本人这本身便是一大功劳,而你们害怕这些地盘都被赚了去,害怕他们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但是你们想错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等着吧,历史会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

“可是你的历史掌握在我的手中,你可以乞求我,再强的人也要屈服委员长,我知道,今日如果放了你,你一定回荷花塘找游击队。”

“是的,因为他们是正确的,真正地为了中华民族谋福利的党,我向往之,感激之,敬仰之,我有一颗澄澈的心,那是为了祖国与人民。”

顾祝同很是反感,他命人将何大春押下去。何大春没有反抗就被关押进了牢房。副官询问顾祝同该怎样处理。顾祝同说还是杀杀他的锐气再说吧,严刑拷打是不行的,他是有功之臣,如果死了,有人会找他麻烦的。副官明白他的意思,便按照吩咐去做了。

方年阵亡的消息传到了荷花塘,方新哭个半死。苏童安慰方新,他真的不知道怎么来发泄自己的感情,感情用事去找他们拼命,苏童知道不行的,没有所行动,又显得自己懦弱些。脑袋一片空白了,一幕幕往事也呈现在他的眼前了。许久,他才站起来,他跟张之明商议。他还是要回苏家楼一趟,荷花塘的事情由张之明、常胜照料。

苏童带着两个战士化妆而行,他们来到一个村庄,他望见村口一个老奶奶呆望四处。老奶奶远望见他们,便起身拄拐杖要逃,由于心情激动,脚步不利索,摔倒在地,苏童赶往跑过去搀扶。老人望见他们还是现出害怕的样子。苏童感到奇怪,询问缘由。

老奶奶询问他们是什么人,从老奶奶惊恐的眼睛里,苏童能预感到什么。苏童说他们是游击队。老奶奶闻听,大骇,继而,开始辱骂他来。战士气恼,想上前,被苏童拦住。苏童想找出原因,便询问。老奶奶说:“前几天,有一支游击队小分队来到了我村,有一个高大威武的汉子,他说他是游击队队长,叫苏童。老伴出来迎接,他们一把将老伴推到一旁,闯进家来,翻箱倒柜。这时候,从里间里走出正做针线活的女儿,他们见我女儿漂亮,生了歪心。我与老伴看出不妙,赶忙将女儿往身后藏,哪知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