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离开了,走之前对王行说了几句话“你的忠心,曹司空已经看到了,皇帝陛下也会看到的。好好努力!”这无疑是给王行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是对沈毓的另一种支持。所以沈毓常和别人说“郭嘉这个朋友是不多得的!”
沈毓虽然接到了汝南太守的任命,但是郭嘉的意思是让他把汝阳县的事情处理好了再说,这也是曹操的意思。
其实他们不这么要求,沈毓也会这么做,因为他就任的是汝南太守,一旦袁绍和曹操开战,曹操军的后方就是他沈毓的汝南郡,不处理好汝阳县袁党的问题,他这个郡守做得不踏实。
如今,郭嘉带走了那些工人,到许都成立一个工部。裴元绍和廖化却选择了留下,他们看出来沈毓是有前途的,与其混在看似热门的工部,不如跟着工部的首倡者更有盼头。
沈毓也把他们两个当成心腹,和应遂一样,做了自己手下的都尉,简练兵马,准备彻底剿灭伏牛山的山贼。而就在这时,伏牛山的内讧有了结果,这,正是沈毓要的……
“禀告大人,经过几天的拼杀,伏牛山内部的态势已经很明显了,先是刘辟联合周仓打压杜远,杜远就快要被灭的时候周仓有所警觉,反过来联合杜远打击刘辟,不过此时他们的实力远不及刘辟,被打得节节败退,刘辟就要统一伏牛山了!”
“哦?”沈毓听说了这个消息,十分高兴,道“那也是我们平定伏牛山匪患的时候了!”
裴元绍站出来,自告奋勇道“大人,末将感大人知遇、点化之恩,未有寸功相报,我与周仓有交情,愿意上伏牛山招降他。”
廖化也不落后,道“末将也愿意上山招降杜远!”
王行、应遂甚为着急,眼看这二人要立得大功,自己却很无奈,没办法,这是人家的人脉关系,自己没有。
沈毓也很高兴,道“很好!就由你们两个上山招降周仓、杜远。王行、应遂,点齐兵马,随时接应。一旦杜远、周仓投降,立即联合起来,讨伐刘辟!”
“诺!”
沈毓特意叮嘱裴元绍、廖化:“你们两个上山以后就跟他们说,归顺我沈毓,不失为朝廷一将,如若冥顽不灵,那就只能提头来见!”
“是!我有十分的把握!”裴元绍拍着胸脯打包票。
“还有,”沈毓又转过头来对王行说“王家主,你即刻写一份文稿,大肆宣传那些俘虏归降以后的待遇,要写得真切,并且告诉那些未投降的,只要肯降,既往不咎,然后让人抄上一千份,攻山之时用弓箭射到山上。”
“好一招攻心计!老夫马上去办!”
吩咐已定,各部依计行事。
再说伏牛山这边经过了几天的拼杀,胜利的天平终于往刘辟这边倾斜。刘辟心情大好,他准备就是伏牛山唯一的主人了。
虽然期间接到汝阳侯的命令,让他以和为贵,但是他依旧不听,他始终在想着统一伏牛山的大业!
现在,他终于要成功了,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他一直很开心!
相比之下,周仓、杜远就狼狈多了,现在只能龟缩在一处小寨里面暂时安置部队。
这天,裴元绍和廖化同时出现在小寨子里,他们的出现让周仓、杜远又惊又喜,一阵寒暄后,周仓问“兄弟,你不是已经被沈毓害了吗?怎么又出现在我面前?”
裴元绍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周仓沉吟道“嗯!这个沈毓倒是个人物!”
杜远警惕道“你们现在已经是朝廷的人了?”
“是的,我们都追随沈大人,现为沈大人手下都尉。”
杜远有些不悦,道“那你们回来做什么?既然已经得了高官厚禄,还回来做什么!回去享福好了!”
廖化解释道“大哥,你们已经这般危急了,难道让我们看着兄弟陷入困境而袖手旁观?”
裴元绍也说“就是,我们总不能独自享受,让兄弟们在这里受苦吧!”
“你们是沈毓的说客?”杜远已经亮出了兵刃,杀机顿起。
廖化道“大哥,投降朝廷总比死在刘辟手底下的强吧!再说沈毓也不是过河拆桥的人!投降过去的兄弟们都得到妥善安置了!”
杜远也想到了这一层,可是他不甘心,“我留在伏牛山还有可能成为一寨之主,归顺朝廷只怕是泥牛入海,连声都没一个!”
周仓听到这里也是眼睛一亮,原来他们不是不愿意降,而是在等前途这两个字!
裴元绍道“大人说了,只要你们投降,剿灭刘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