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李小环把陈干的意思向上级汇报,后经党中央同意,派李小环和左权带领陈干到王家裕村的八路军司令总部与彭德怀会面。对于这次会面,彭和几位司令部的成员也做了充分的准备,至于参会的是哪些人,在此就不多说了,保密!反正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开国元帅或者上将什么的,个个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贡献了一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陈干与彭总等人见面算是一次国共两党的完美联合,只不过陈干如今是光杆司令了,但共产党人对他这个抗日英雄很是器重,也极为赞扬,当前国家岌岌可危,整个华夏子民都以驱逐日寇为己任,除了汉奸和伪军,任何人都对日寇恨之入骨,杀之而后快。
“今天我们只谈军事,不谈政治。”大家一一落座后,彭总便表示了今天与陈干的见面主题,“陈司令年轻有为,党国的上将,而且抗日立了大功,我等感怀至深,佩服之至,希望陈司令接下来不计前嫌,与我们共产党人友好合作,一起驱逐日寇,还我河山。”
“谢谢彭总的夸奖,我陈干感谢友军不计前嫌,愿同友军尽我微薄之力。”陈干态度谦逊,但每句话都有分量,“当年我陈干挥军北上,力图阻挡日军南进,无奈溃败,现如今缺兵少粮,今非昔比,恐怕心有余力而不足呀。”
“不,这是精神层面上的问题,只要你的抗日精神尚在,爱国主义精神尚在,我们就不愁打不跑日本鬼子,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要坚持运动战、游击战,在我们的战场上与日军展开迂回战术。”彭总接着阐述毛主席的《论持久战》理论知识,“我们不能近视眼,我们中国不会亡,最后胜利肯定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是属于我们中国人民的,我们因此必须坚持抗战,决不妥协!……”
彭总的嗓门大,说话声音抑扬顿挫,令在座的人都热血沸腾,陈干也深受鼓舞,对于彭总的威名,陈干也听说一些,因此早存佩服,而且对彭总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所谓高人对话,说白了就是意气相投,俗话说的投脾气,再就是职位相差不远,能把问题说到点子上,另外就是具有差不多的思想境界,综上几点,便成高人对话了。
但高人不是圣人,高人是说在某些方面或多方面有高人之处而已,在带兵打仗方面,陈干和彭总一样,两人都极具战斗经验和丰富的军事知识,当然彭总的军事知识大部分是在战争中摸索出来的,并没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毛主席说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共产党的军人大部分就是这样从战争中学习成长起来的,而且把战争打赢了。
陈干却不同,他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是蒋的得意门生,有些方面也比较卓越,他如今虽然成了光杆司令,但虎威不减当年,以他所想的就是尽快再拥有一支部队,他认为只有那样,才能发挥他的长处,再能带兵到战场中奋勇杀敌。
“彭总,眼下的问题是我陈干的处境问题,毕竟我已经不是国军的司令了。”
“我懂你的意思,但这事不要心急,党中央希望你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学习我们党的章程,希望你以崭新的思想面貌迎接未来,对于你的具体职位,我们会进一步研究。”
“谢谢彭总,那我知道了。”陈干心领神会,“希望这个日子不会太长。”
“……”,彭总深看陈干一眼,“不会的,我们相信你陈司令。”
“谢谢,真的很感谢。”陈干已然明白彭总和他所代表的中共意思,“我一定好好学习,详细思考,争取早些重上战场,戴罪立功。”
“嗯,我们表示期待。”彭总站起身,同随后站起身的陈干握手,而后把另一支手拍在陈干的手背上,“我们都是带兵的,好钢就是要用在刀刃上。”
“是,谢彭总指导。”陈干点头说,“我记住了。”
“这几本书你拿回去仔细看看,一定会有心得的。”
尔后,彭总转身把一个八路军战士递来的两本书转给陈干,上面一本是《论持久战》,另一本压在下面就不知道什么书了,看不到书名。
陈干再次对彭总表示感谢,接着书看了书名一眼,然后再同彭总和其他人员握手,随后在左权和李小环的带领下,与彭总和司令部其他人员告别。
回到原先住的屋子里,陈干开始看起书来,对《论持久战》一书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与李小环吃饭时也翻着《论持久战》的书看,拿馒头的手都伸到了盘子外面。
“呵呵,这么认真啊?”李小环拿一个馒头放在陈干手上,“好好学习,这是毛主席著作,有如指明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