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边城之战(上)
对于兵书中守城的方式而言,如果敌我双方实力差距不大的话,只要有足够补给,守将稳重,没有天灾啥的外因影响的话,三千人倒是可以据守一阵,而如果达到万人,加上滚木,火油,流矢啥的,即使对方十万兵力也可以保证城池不失,守上个一年半载不成问题,而城池的建设在这种战争年代几乎都会选择一些有险可守之地,能成倍加大防守资本。
但对于边城来说就不然而然了,边城基本无险可守,城墙破旧,建城时本来就是为防止小波蛮子来蹭油水用的,所以也没驻守太多兵力。
但万料不到这样的城池竟然将那批黑甲精兵挡住了两周有余,这对浩天明而言简直就没天理的事啊!
浩天明非常惊讶的看着曹仲宁,等待着曹仲宁给他的答案。
曹仲宁顿了片刻,便开始慢慢诉说着他打探来的消息。
原来边城当发现敌情之后,便开始组织民兵,将兵力扩充至了七千余人,由三千士兵当任伍长等职,各带兵2到3人,以临时的组织方式来看,极为之妥,之后全民动员,转移了一些老幼人口之后,粮食物资得到有效的集中,变得比较充裕。
因为陈国的主战场位于韩国,基本上的兵力都派往了那里,边城周边的城市无兵可派,边城只能靠七千兵力死守。
当边城准备了一周之后,敌兵便开始了一波波试探性攻击。
为何没有发动总攻,主要是为了能有效的适应护城河带来的恶臭,而边城方面也会相应放些流矢做做样子,在敌军撤退时并未派出追兵,以防中诱敌之计,城内上下一心,呈严防之势。
过了三天,对方人员及马匹已经逐渐习惯护城河带来的那股恶臭,总攻便随之而来。
三万黑甲精兵兵临城下,黑压压的一大片,前排由500黑甲重骑压阵,后排盾兵负责守护那些抬着临时建造长梯的士兵,显得气势十足。
随着战鼓之声响起,万计的黑甲士兵呼声震天,攻城部队在杀声中冲向边城,战场上尘烟四起。
黑甲士兵呼天喊地般的压向城池,不断有人踩着飞桥,渡过护城河,边城城下一片片黑浪涌动聚集而来,但出人意料的事情却这样发生了。
士兵们很快就冲到了城下,架梯的架梯,撞城门的撞城门,非常熟练的忙活起来,当一波波的士兵准备攀爬那显得非常奇怪的湿露露的城墙时,按逻辑来说本应像前几天一样是放出流矢驱敌的边城将士竟然射下了出乎意料的火矢。
敌方统帅感到莫名其妙,他看向敌方城上对他微笑的将领白乐,一阵毛骨悚然之意由心而生。
对于火矢,数量上是远远少于流矢的,通常也属于攻城方使用,可以有效的对城内建筑进行火攻打击,但从军那么多年了,他还真没见过守城时使用的,而且还用的这般干脆。
但他万万没料到的是,他今天所攻之城,与中原诸国所有城池都不一样,因为他们拥有世上最臭最脏最易燃的护城河。
火矢从天空中渐渐落下,落向了护城河内那早已被夏天太阳晒的发干而且还偷偷淋上易燃火油的垃圾,护城河畔瞬间燃起熊熊火焰,四处扩散蔓延,随着火势大起,整个护城河变成了一具高大的火墙,将攻城的士兵从当中硬生生的截断。
当火墙成型之后,无数飞矢、滚石从边城上方落下,黑甲士兵们在炎热的高温中哀嚎着,被火烧到的人不断的挥舞着手臂,抓向身旁一切可以抓到的东西,那些被流矢射中还未死去的人躺在地上,迷惘的看着那些被烧死被砸死或踩入险境中悲哭的同伴。
护城河畔已经变成一片火焰的海洋,利箭在这海洋中如同海风般不断吹来,而在这片海洋中,也不断有着一些黑色的海鸥在那里翻滚着,尖叫着。
他们不停的被海风吹拂、被海浪卷走。
边城的士兵忙碌的丢着滚石,射着羽箭,甚至有许多人往城墙上泼洒着凉水????滚滚的浓烟极有效的遮住了敌军统帅的双眼,另他没有注意到城墙上洒泼凉水的异常举动,他只能两眼发红的看着眼前能看到的一幕,全身颤抖的发出震天般的嚎叫。
他愤怒,他无奈,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士兵一个个的死去。
熊熊的火焰带着滚滚的浓烟,就像海洋中开始刮起的风暴。
边城上的守将们也被熏的两眼流泪,而城下的敌兵们,在熏臭呛人的浓烟中根本分辨不清方向,被烟熏晕的,乱跑掉进火坑或陷阱的比比皆是。
黑甲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