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塑大宋 > 第四十七章 雨暴风狂战正酣

第四十七章 雨暴风狂战正酣

轴(滑车),用绳索系一小板屋于辘轳上,板屋高9尺,方4尺,四面开有12个瞭望孔,外面蒙有生牛皮,以防敌人矢石破坏。屋内可容纳两人,通过辘轳车升高数丈,攻城时可观察城内敌兵情况。“望楼车”。这种车以坚木为竿,高达数丈,顶端置板层,方阔八尺,车底有轮可来回推动;竖杆上有脚踏橛,可供士兵们上下攀登;竖杆旁用粗绳索斜拉固定;望楼本身下装转轴,可四面旋转观察。这种望楼车比巢车更高大,观察视野开阔。现在经过改进,这两种车瞭望塔都改为固定的,四周也蒙上了钢板,里面的空间也足可供四名战士使用。

阮新标等安南将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两种原来只是用来侦察、瞭望的工具,竟然可以作为射击的平台使用。不由得心下大为慌张,急忙组织安装在城门楼的三弓床弩进行反击。由于宋军在巢车和望楼外侧覆了钢板,使得大多数弩箭失去了效力,还惹来巢车望楼上的特战队员的重点照顾。在四十多个*作手被击毙以后,不论阮新标等人如何地威胁利诱,安南士卒还是对三弓床弩望而生畏、裹足不前。

武海军选择南北城门为攻击重心,填平城濠,在作为主攻方向的南城门楼子两侧堆积了数座可以搭设攻城云桥的土台,差不多将上千守军都吸引到南城来防守……

在巢车和望楼上特战队员的掩护下,十五六座高高的土台已*近了卢容城前近百步的范围,高度也已经超过城墙近两尺以上,亲卫营和武海涛的特战队员已开始登台射击,对暴露在城墙上的守卒开始点名,掩护着将弗朗机火炮安放到上面。

城门被堵死,从城门洞里攻不进去,撞车一时间也无法撞塌包覆青砖的坚固城墙。在武海军的指挥下,海东军除了利用从里州运来安南军遗弃的攻城器械外,就地取材,赶造大量的比卢容城头还高出丈余的鹅车。

所谓鹅车,其前身是洞屋,洞屋也称洞子,如同一小屋,外面蒙上一层铁皮,底下有四轮,能够有效保护士卒攻城。后来洞屋又与云梯整合,形如鹅状,也就是鹅车,可以兼顾防守与攻击。

在传统的城防体系之中,砖木结构的城楼是城墙上最为重要的指挥、屯兵、防御、瞭望、射击阵地。一般说来,只要城楼不失,即使狭窄的城墙段暂时失守也是很容易被反攻夺回来的。但在十多门五磅火炮面前,卢容南城门上的两层砖木结构的城楼就成了致命的弱点。

未时已到,在纷纷细雨之中,土台上、巢车里的火枪大抬杆先后开火,在城外阵地上的床弩、蝎子投石弩配合下,将卢容南北城墙上的守军都赶到、压缩在城楼门子里露不了头。

东门守军是校尉陆逸斐,他是阮新标的亲信,此时看到南城危急,急忙驱赶着四百多名东门守卒前往支援。不料他这样做却是正中武海军的下怀。

卢容除了原来八百多名守军和阮新标带来的一千余名正卒外,还有五千余名辎兵。卢容城里虽然有近三千户的居民,其实真正能征募上城头防守的丁壮也就三千余人。

也就是说卢容守将阮新标与县令蒋凤林在城里最多只能组织出不到一万人的守备力量出来,引诱尽可能多的守军赶到南北两城楼支援,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灭守军的有生力量!显然武海军是想利用两个城楼敌兵相对集中的,这个有利海东军攻城作战的战场,将南北城变成绞杀卢容守军的屠杀场,从而达到降低巷战时守军反抗力度的目的。

看到东门守军冒着密集的雨点和子弹,不管不顾地冲进南城门楼,武海军得意地笑了笑,这才下令所有的三磅、五磅火炮同时开火。顿时数以百计的炮弹不断地呼啸着飞向南北两座城楼,不到一个时辰,卢容南北城门楼子就轰然倒塌了。

数以千计躲在城楼里的城防守卒,将近半数给掩埋在城楼废墟里。即使是侥幸活下来的守军,等他们从泥水中仓促逃出生天,也被设在土台、鹅车里的火枪和大抬杆射杀得惨不忍赌。看见时机已经成熟,武海军又不失时机命令城下待命的战士们架设云桥、云梯冒雨强行攻上城头,趁乱掩杀守军兵卒……

雨下的越来越大了,硝烟弥漫在卢容城头久久不愿散去。纷落的雨水混合着血水汇成一条条细细的涓流,冲刷着卢容城墙,把长满青苔的谈绿色墙体,染成了粉红色……

卢容守军的抵抗意志不弱,截止到一个时辰以前守城的信心也是很十足的。不仅是城里的驻军,就是普通老百姓普遍也认为,大宋军队要攻下如此坚城,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的。但谁也没有见过如此猛烈的火力和如此惨烈的伤亡,除去袭扰、填河、冷枪冷炮的时间不算,宋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