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重塑大宋 > 第五十五章 南海惊风携云起

第五十五章 南海惊风携云起

澎湖列岛隔澎湖水道距中国夷州岛西海岸约48公里(30哩);极北为目斗屿,极南为七美屿,极西为花屿,极东为查某屿。总面积126.8641平方公里(49平方哩)。都属火山岛,由玄武岩组成,环以珊瑚礁。地势平坦,大部海拔十多丈,最高的猫屿海拔也只有二三十丈。

澎湖列岛东与夷州彰化县隔海相望,西与大陆福建厦门遥遥相对。全县由澎湖本岛及周围其他63个岛屿组成。统称澎湖列岛。县治现在就设在马公港,现在全县人口约一万二千余口,多是福建多年迁徙来此的居民和少部分东海盗蒲斯师匪众遗留的家眷。

张克成在兼任彰化县令的武云峰、海东军右长史朱浩然、屯田副使沈怀志、第三舰队统制白勇、澎湖县令许汉青、县丞朱子冲的陪同下,正在视察澎湖县。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运作,夷州岛上的各个土著的迁徙安置才算告一段落。由于前期准备比较充分,进展还算顺利,但也把夷州上上下下的官员们累的不亦乐乎。现在各县的事务均已开始正常运转,垦荒屯田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张克成这才出来四处看看,调整一下疲惫的身心。

踏上澎湖的原野,一眼就能见到特殊的农田景象,在一片片田野的周围,有许多用珊瑚礁石砌成的防风墙。“大人请看:珊瑚礁表面凹凸不平,遇水微溶,然后再胶结起来。用它砌成的墙,经过长年风吹雨打以后,不仅不会坍塌,反而更紧密地胶结在一起,十分牢固。这澎湖海滨一带的老房子,也多是用珊瑚礁石砌筑而成,这种墙壁仍是在澎湖建筑独特的一大特色,有人称此为‘蜂巢墙’。”新鲜出炉的澎湖县令许汉青恭谨地向张克成介绍道。

“哦,确实独特,看来还是蛮结实的啊!”张克成抚摸了一把眼前的“蜂巢墙”感慨地说道“不过,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生产水泥,用它来建房将更加牢固。”

“大人,这澎湖列岛虽然地势平坦,但无河川山岳,土壤层也十分浅薄,且均为红棕土壤,土地肥力不足,淡水源也十分缺乏,再加上海风强劲,虽有‘蜂巢墙’防护,也只能是减少土壤流失,不利于稻、麦等农作物生长,仅能种植花生等。全县所需的粮食、蔬菜、水果等,大部分依赖夷州本岛供应。岛上的居民是不是都迁徙到夷州本岛去?”沈怀志接着禀报。

张克成登上一处高坡向西深情地看着“这澎湖列岛地理位置十分地优越,东隔澎湖水道,与夷州岛相对,西面与大陆福建路隔海相望,最短距离也就不到300里。大陆横渡夷州海峡,往来于大陆与夷州岛之间的船只,常常要进入澎湖岛上的马公港停泊。从这里出发,往北可抵达马祖列岛、大陈岛和舟山群岛,往南可去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并可通往吕宋和东南亚各国。澎湖列岛居夷州海峡的中枢,扼东海的海运要冲,实可称为‘东南锁匙’啊!是故我们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想办法把它建设的更好!至于你说的粮食自给问题,我们再想办法解决,我听说吕宋有种作物叫番薯,可以是要在贫瘠土壤里栽种,我们要尽快引进过来。至于土地肥力不足,这里是候鸟迁徙之途,附近岛屿定有大量鸟粪,可以运来使之增强地力。”

许汉青一听大喜“大人所言极善!据我所知吉贝岛上就堆积着大量鸟粪,只是人们还没想起可以用它来肥田,我马上就安排人丁采掘!另外澎湖还是最主要的珊瑚产地,澎湖所产的珊瑚是当世最好的,包括白、红和桃红等颜色,极受大陆、西洋和东瀛的青睐。再说县内还有一些珊瑚加工作坊。这些作坊可以依据珊瑚的形状、大小、颜色,雕刻为花、鸟、草、虫、兽和人物等工艺品,也有的制成戒指、耳环、胸花、项链、圆珠等,也极受商家欢迎,我们正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定可给夷州带来滚滚财源!”

看着许汉青跃跃欲试的模样,张克成心中也十分激动,能把这个历史上的忠良之士招揽于麾下,还是值得十分庆幸的。

历史上的许汉青出自名门,是南宋福建泉州府南门外晋邑十都东石乡鳌头境许宅巷人,于咸淳七年高中进士,官封承信郎。其先祖是唐德宗年间进士,仕官兵部尚书郎许稷的裔孙许毅然之侄。

在元军大举入侵,临安沦陷。许汉青和其夫人‘许夫人’开始散尽万贯家财,招募许姓族丁,组织义军。在景炎元年(公元一二七六年)元兵直驱南下,张世杰元帅及陆秀夫枢密使,拥幼帝宋端宗(赵罡)皇子(赵丙)兄弟二人,御舟逃至泉州顺济桥,泉州招抚使舶司提举浦寿庚,叛宋降元,闭城拒而不纳,反以舟师助元追击,至以皇子兄弟失散。端宗由张世杰元帅保护,由泉州东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