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出击支队来电。”
“快念。”陈诚说着,迅速地看了一眼时间,现在距离三点,还差十分钟。
“出击支队猛攻了一阵日军第11师团的第三号阵地后,现在,正与敌第四号阵地的日军援兵形成对进之势,兵分两路,向敌第四号阵地前进!”
“好!”陈诚顿时喝彩。接着,他飞快挤开作战参谋,亲自在地图上画出两条反向的箭头,又略一犹豫,转头向罗卓英道:“依你看,他们这兵是怎么分地?”
罗卓英凝视着从三号阵地指向第四号阵地的攻击箭头,沉吟良久:“要攻打拥有高地的第四号阵地,除了出一支奇兵由后攻他外,我想不出别的短时间内能制胜的方法。不过……”
他转过头,忧心忡忡:“成功率……相当低啊!”
……
月色下,一支长度明显短了一大载的队伍,正在树林中艰难地跋涉。但即便是如此环境,整个队伍的士气也丝毫不减。
在对第三号敌阵的进攻中,第121团官兵在龙天武的带领下,以可以称之为疯狂的方式,进行了急攻、急退战术。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花俏的硬仗。双方在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后,游动在外围的观察哨终于发回了日军援兵开至的消息。目的达成,接下来自然是紧急辙兵……
现在杨越所要考虑的,只是怎么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第四号敌阵而已。
到现在为止,行动都还算在自己的预想范围之内。而日军方面,相信第一波援兵,应该还在那突出阵地上收拾残局——打扫战场、重新建立阵地、准备面对中国军队有可能的再一次强攻。毕竟,光靠那个突出阵地的残余兵力,是守不住那阵地了。
至于第二波日军援兵,会在第三号阵地呆多久?他并不能确定。因为对第三号阵地的破坏力度,并不怎么大。这波来援日军会在多少时间内缩回各自老窝,是个不确定因素。
唯一能确定地,就是在短时间内,增援日军总要停留一下、总要防范一下退走的中国军队极有可能的回马枪。而这段时间,也就是自己需要的时间差。
能不能达成目的,就在于如何才能把这段时间完美利用好!
杨越的目光,在剩下的三个敌阵上来回游弋。
依据胡琏的提议。他已经调了三支残连运动向这三个敌阵外围。不求能杀伤敌军,只要能闹出动静,达成牵制的目的即可。好方便他集中重兵向第四号敌阵发动攻击。
而要完成这个战术设想,其中最关键点——张灵甫部能否以一点制全局,又是重中之重!
只要张部能达成这一战术,这一次,自己的奇袭行动就能屏蔽整个战局!让渡久雄,彻底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让日军第11师团,在这个夜晚,不敢再轻易增援!
“张灵甫,你们现在到那里了?”他抬起头,目光幽幽……
能回答他的,自然非张灵甫莫属。张灵甫,字钟麟。现年34岁,汉族,陕西省长安县人。
此时,在第四号敌阵西面。这位猛张飞亲率600战士轻装出发,沿着后山绝壁攀木挂树,在黑暗中披荆斩棘,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正站于日军疏于防范的后山下了。
“团座,这首攻的任务,交给我营吧。”
在他身边,副团长兼第三营营长万琼低声请战。
现在,只等张灵甫一声令下,这些肃然而立的军人,就会如同灵活爬树的猿猴,向着山壁扑去!
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
张灵甫站在这山峰陡峭的悬壁下,仰着头,牙关咬得咔咔作响。“现在,我大部队?”
“应该距离敌阵不到三公里。”
是时候了。
张灵甫深吸一口气,身体前倾,一字一顿地下令道;“三营,上!”
低沉的声音,在林中回荡着,宛若一声震耳发溃的冲锋号。
短暂的沉寂之后,整个三营,二百来号人,顿时动了起来。所有人都仿佛从石化状态中复活了。没有担忧,焦虑,没有在此之前的患得患失,这个时候,就只有一个目标!
“五连,头一个。三连准备。”
随着万琼的指令,五连的战士们扭过头,看向自己的连长。
年轻的连长眼睛微眯,目光如刀。
“兄弟们,干!”
第四号敌阵,依山而设,该山虽才有二十来米高,但山峰陡峭,多悬崖绝壁,山上无水,草木甚少。绝对是个险要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