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妈的。渡久雄这老鬼子蛮也可恶了!”
第四号高地上,凝视着慢吞吞搜索前进的日军中队,又不知道大部队到底安危如何了的杨越,怒火渐炽。一挥手,“狙击小队的,操家伙,咱们主动迎上去打那帮乌龟。”
说毕,杨越从战壕里站了起来,提着一支三八大盖就当先开路。
国军配制的汉阳造步枪、德械冲锋枪,都被杨越统统地不要。打狙击,他需要的是一支射程远一点,精准度高一点的枪。而在这个年代,射击精度还算可以的三八大盖,倒是勉强可以充当狙击枪用了。要知道在阵地战中,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制造的心理压力和恐慌,是足以媲美一挺重机枪或者小钢炮地。
自家知道自家事。眼下里,日军围在山脚下的部队,那叫一个多。是随时可以分出主力部队去别处作战地。而自己就算看在眼里,也闯不出剩下的包围圈。
在这个态势下,要想完成与来援部队的遥相呼应。很显然,必须得先打乱日本人的战场安排,将战争节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可取之道。
随着他的当作,在他身后,33名狙击小队士兵,正一个接一个地跟上,紧跟着他而行动。
而随着他们的动作,“嗡”地一声,各条坑道里一片大哗。杨越的话、狙击小队的动作,让所有听到、看到的人都不禁有些发懵。
这是一个热兵器时代,任何人都知道一些战斗的基本特点。你拿着同样的武器,去打人数是五倍的敌人,这是什么道理?难道,他们认为他们已经把三八大盖玩得比日本人强十几倍不成?
沿途所过,坑道里的士们呆呆地仰头看着杨越这一行人。
杨越身后的狙击队员,形象确实也不怎么光鲜,不仅一身破破烂烂的军服。手中提着的还不是冲锋枪而是日本人的步枪。钢盔之下,亦是一张张严肃而困惑的脸。这让所有看到这一幕的战士们,都在为着这些队员们深感不平。
你当长官的犯了糊涂,一个人上去充英雄好了。可别带着这么多兄弟上路啊!就算真要上去显摆一下,好歹也带着冲锋枪上去成不!
可有意见归有意见,人家毕竟是最高指挥官,都愿意亲自上最前沿了,还能怎么着!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一筹莫展。
“哎,傻了啊!”一名排长冲着走过去的背影撇了撇嘴,回头一瞪眼:“把头都缩回去。散开,各就各位!”
“怕是诱敌之计吧?”一名班长嘟嘟囔囔的缩回头去,用胳膊肘碰了碰才喊完话的排长:“我估计是要把那中队小鬼子引过来,让我们来吃掉。”
“怕就是如此了”那排长耸了耸肩,仍有些疑惑:“要真是这样,到是好,不过……也用不着亲自去当诱饵吧?!”
“搞不懂……”班长神色复杂地又伸头看了杨越一行一眼,忧心忡忡,“长官要逞英雄我不反对,怕就怕他一死掉,咱们的军心要散了呢……”
二人相视,皆眼有忧色。
基层官兵的担心,同样也是正指挥两个主力团布防的胡琏的担心。他在主峰惊见杨越居然主动率部迎出去后,一双手攥得紧紧的,脸上阴晴不定。
虽然说,杨越已经将指挥权交到了自己手上,就算杨越下一刻战死了,他也有把握使得部队军心士气迅速平稳下来。可是,最高长官的战死带来的心理阴影,却非他所能控制了。
可杨越他们一行人已快走到了半坡上,这时他就算想阻止,也是来不及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三十来个神枪手能否超水平发挥了!
可是,神枪手归神枪手,数量比也实在是太大了些。
胡琏看了看已经布置成阵的各条战线,那是不能随便乱动地!又看了看数量薄弱的杨越一行人,脸上直抽抽。终于确定,这杨越是他妈的一个疯子!
而就要走上坡凌的杨越,也在这时似乎心生感应,回过头来,微微一笑——一会儿你们会知道,马王爷三只眼!
正值夏季。天上的太阳虽然才出不久,就已经散发出了强烈的光照,烘烤着正面坡地上已经被炸成了焦土的阵地。
入目所见,原本由日军修筑的弯曲战壕里外,到处是大大小小的弹坑,一个连着一个。几道交通壕,也已经被炸塌了。
很明显,这正面坡上的战壕功能,已经彻底失去了原有作用。
可仅管如此了,杨越却有不能不来的理由。要想打乱渡久雄的战术节奏,眼下的突破口,当在那个日军中队身上。道理是如此了,该怎么打法?又还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