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美女的暧昧管家 > 第75章于禅境处,谈杀机

第75章于禅境处,谈杀机

东海市西郊,三泉山,普济寺。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日,黄色琉璃瓦、杏黄色的院墙和红色墙壁组成的佛教建筑掩映其间。檐角飞翘,香烟缭绕,朝拜者并不多,再加上参天树木的遮蔽,整个寺庙略显岑寂。一辆银色宝马和一辆车牌为“东V0003”的黑色奥迪A8沿着平整的盘山公路,飞驰而至,一前一后的停在东林寺大门前。宝马车先停下,陆长河推开车门走了出来,快步走到前面的奥迪车旁,左手垫在车门框上,右手拉开车门,市长赵国栋走下车来,舒展了一下高大的身躯,眼见白云出岫,风过袖底,笑道:“清静。难得啊!”普济寺住持早已经在门口迎接。这时候见位高权重的东海市市长和给普济寺捐了不少钱的东海四大富豪之一陆长河一起过来,赶紧小步走上前去,诵佛三声,表示欢迎。赵国栋并没有跟着他进入师院的意思,而是看着群山吟哦起来:“一间茅屋在深山,白云半间僧半间。白云有时行雨去,回头却羡老僧闲。”身后站着的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李冰、市公安局副局长李然还有陆长河三人纷纷鼓掌,连声赞着好诗好诗。赵市长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赵国栋也不含糊,笑骂道道:“马屁乱拍!这哪里是我的诗?这是清人郑板桥的诗!”他望了一眼掩映在暮色里的普济寺,又转过身,双手叉腰,远眺青山,发起了感慨:“真想学那老和尚,远离万丈红尘,到这深山里结茅屋一间,还让去白云半间。人的贪心不可太重,日食不过三餐,夜宿不过五尺。”陆长河也是无尽感慨:“是啊!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要那么多干什么?有些人手伸得那么长,到头来人财两空!”赵国栋又不无感慨地说道:“长河啊,我退下来之后,就到这里来,建个小茅屋,过过清闲日子。你们要是还记得我,一年半载上来看看,我陪你喝杯好茶。”陆长河赶紧赔着笑,说道:“赵市场富力强,前程似锦,结茅屋的日子还远着哪!”赵国栋眯着眼睛笑了一下,就转身在住持的引导下往普济寺里面走去。司机在外面等着,政府办公室主人李冰跟了几步,他知道赵国栋他们有重要的事情要谈,就招呼了住持和他一起离开,去准备斋饭,给他们留下足够的空间。赵国栋信佛,逢庙必拜,逢佛必敬。普济寺原来是一个荒芜的小寺庙,他上任不久的时候,到三泉山游玩,见寺庙破败不堪,断壁残垣,就联系了市里面佛学会,发动民营企业家募捐,想重修普济寺。陆长河等人自然积极响应。而且提出了一个私有化方案。由陆长河的东海基建几家公司投资一个亿重建普济寺,以后寺庙门票收入和香客的捐助,除去日常维护,僧侣的工资,剩下的纯利润交给佛学会一部分,剩下的全部归这几家公司所有。陆长河等人又对普济寺进行了宣传。几次佛教研究会在这里召开,邀请多位在佛教影响力颇大的高僧在这里开设讲坛,俨然成为与云聚道场和三和寺齐名的岭南省三大国际交流道场之一。又找东海大学文化学教授,追根溯源,在故纸堆里寻找蛛丝马迹,终于把它定位为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第一年,门票和香客的捐助就达到了3个亿。平均到每一个僧侣头上,将近一千万。陆长河除了给佛学会交了20万费会后,全部收入囊中。当然,赵国栋也在这里面分了一杯羹。眼下已经入秋,是旅游的淡季,香客不多。几名身穿灰色僧衣的年轻和尚在一株巨大的银杏树下扫着薄薄的落叶,笤帚划过铺着青石板的地面上,发出沙沙的响声。赵国栋先在大雄宝殿、偏殿虔诚地跪拜祈愿,又往功德箱里塞进去不少红色的钞票,就沿着高高的青石台阶,往山上的凉亭走去。石阶两边都是青翠的修竹,被风一吹,发出飒飒的响声,与钟鼓楼里那仿若天边的钟声、那大殿里和尚们的诵经声合在一起,让人有一种飘然出尘,远离世俗之感。山道上,没有行人,只有鸟鸣啁啾。到了凉亭,三人在石凳上坐下,赵国栋看着周围的清幽的景色,随意地道:“你们觉得,现在是不是整下老莫的好时机?”语气极淡然,如同在外国人在谈着天气,或者菜市场买菜老太在评论白菜的品质。公安局副局长李然沉默不语。他知道,赵市长在找他谈话之前,肯定已经有了定论。现在找他,只不过是下命令。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两年,莫新军一倒对莫系来说就是釜底抽薪,咱草除根,莫系势必土崩瓦解,到时候自己的顶头上司莫系的中坚力量公安局长蒋昌烈也等于宣告完蛋。而赵国栋能顺利上台,自己也居功至伟,肯定能提拔一格。说不定把市政法委书记给自己都有可能。但是,真的到了这一天,即将发动对莫新军的总攻的时候,他又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这,将是一场引发东海市政经界大地震的大战啊。“赵市长,现在咱们不说莫新军咄咄逼人,就是他手下那几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