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臣自立为王的事传到陈胜耳朵里,陈胜立马就开始骂娘了。一个一个的都是白眼狼,枉费我对你的信任。
武臣你真是吃了豹子胆了不成,欺负我陈胜是个软柿子吗?陈胜越想越气愤。不去打你这个叛徒,我就枉为人子了。
陈胜的想法是想带领大军北上赵地攻打武臣,秦军暂时先放一边,攘外必先安内。
通过这件事来看,陈胜确实不怎么懂战略战术。
也可能是陈胜接二连三的被自己的手下背叛。他彻底失去理智了。前面一个周市刚刚背叛了他,新立了一个魏咎为魏国王。这边武臣就又自己上演了一部大戏称王了,这让陈胜大为恼火,被人背叛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这时候武臣的家人还在陈县,陈胜先派人把武臣的家人通通给抓了来,扬言要杀他一家老小。
你看,陈胜真的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还好他手下有明白人。陈胜的手下告诉他,武臣的家人你不能杀。
现在的情况是周文刚刚被章邯杀掉,强秦已经在攻打我们的路上了,眼下你要是杀了武臣的家人。你就是额外给自己增加了一个劲敌,给秦军增加了一个伙伴。到时候他们两个南北夹击你,你该怎么办?
陈胜一听,说的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赶紧命令人把武臣的家人给放了回去。并派使者承认武臣的赵王之位。然后又让使者督促武臣赶紧出兵,一起联合攻打来犯的秦军。
武臣称王以后,对张耳和陈馀的意见是言听计从。
张耳告诉武臣现在秦国正在楚国的范围内打仗,战火暂时还烧不到我们赵国这来。我们去打什么秦兵呀,还是先恢复赵国固有土地,增强自己的力量再说吧。自己的实力增大了,别说一个小小的陈胜,就是大秦军队打来了,也不用怕他们。这就是张耳的应对策略。
于是,武臣带领部下还是按照老办法收复赵国的城池。但是,这次老办法不灵了。武臣攻打的这个地方叫范阳。任凭你喊破喉咙,范阳的县官徐公就是不鸟你。
那怎么办?文明的不行,只能来动武的了。就在武臣要攻城的时候,来了一个说客,此人就是范阳本地人,名字叫做蒯通,是一名极为有名的辩士。
蒯通告诉武臣,范阳县令徐公本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他本来是打算投降于你的。但是,又怕放你进城后会杀了他。现在的他正在左右为难,不知是降了你好,还是反抗你好。
不如你给我个印信封他个官做。然后再让他去燕赵等未收复的地盘去给我们做活广告,只要投降你,就会有官做。
这样各地官员看到徐公时,仿佛就看到了投降后的自己。一旦您这样做,就不怕没人投降你了。
武臣一听,这一招真的很牛逼的样子。那就派你去试试吧。
蒯通在当地也是名流之辈。到了范阳县令府直言道:“徐公你如今大难临头了,我是来给你吊葬的。不过由于我的到来,你可以转危为安,我最终是来恭喜你的。”
徐公明白蒯通所指的是什么事,但是,他不知道该怎样应对?他给蒯通鞠了一躬,以示尊重。先生教我,如今该如何做?
蒯通告诉他,如今的形式只有投降武臣对你才是有利的。
眼前徐工面临的形式是外有强兵(武臣一伙),内有不安分子(城内赵国不安分子,专杀父母官的那种)。只有投降武臣方是上策。
紧接着蒯通又把和武臣商议的事情说给了徐公听。投降武臣,至少能保住性命。对于徐公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好,那就全盘接受了,投降武臣。
没想到徐公这个活广告做的相当的到位,很快赵国的固有土地三十多座城池就都纳入了武臣的统治范围内。
纳入手中的土地越多,武臣和张耳、陈馀想称霸天下的野心也就越强了。
现在他们把眼光放到了燕地,派大将韩广收复燕、代等地区,进一步来扩大自己的地盘。
接着武臣又派刚刚投降自己的大将李良去收复常山(今河北正定)。
陈胜的眼光不怎么样,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武臣的眼光更差,他派去的这两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这两个人一个曾经俘虏了武臣,一个把武臣给杀掉了。
先说韩广,自从韩广收复了一些燕地之后,他的势力也变的雄厚起来。
韩广也学会了武臣自封为王那套把戏。战国时燕国本来就是战国七雄之一,如今燕的故土被韩广收复的已经差不多了。自己做个王那才威风,韩广经不住手下的忽悠。当王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