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平定了三秦后,才意识到还有一件事没做。这件事比任何事都重要,若是再不去做恐怕就来不及了。
他的老父亲、老婆、儿子和女儿还在楚地沛县的老家,刘邦自起义后就只带了自己的弟弟刘交在身边做自己的参谋。
他把老父亲托付给了二哥夫妇来照管,把妻子托付给了同村的好哥们,隔壁老王,啊不是。是审食其来照应着,反正到了后来,两人的关系一直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搞不懂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刘邦老家这快地现在是属于项羽的地盘。刘邦还定三秦后,已经彻底的激怒了项羽。
项羽又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他怕在不把家人救出来,会遭到不测。这是目前让刘邦最放心不下的事。
眼下他走不开,还要打仗,扩展地盘。所以,接应自己家人的这件事他就托付给了别人来做。
这时候刘邦就派人联络已经占领了南阳的王陵去了,他想托王陵带兵去把家里的人给接过来。
王陵是沛县人,在沛县一代是个黑白两道通吃的侠客,早年刘邦曾经就跟在他混,当过王陵的小弟。
只不过到了后来,大家纷纷起义后。刘邦的队伍越做越大,逐渐在成百上千的起义军中脱颖而出了。
王陵始终是带领着几千人自立山头,谁的伙都不入。就这样带着兄弟们孤零零的打天下。
后来刘邦被项羽封了汉王,可能是碍于面子,王陵迟迟没有归顺到刘邦的旗下。
王陵接到了刘邦的指令,这个忙还是要帮的,毕竟都是老相识了。
王陵就带领军队向沛县出发了,可是就在这时候出现了意外。
项羽也知道了这件事情,于是项羽就派人在半路,把王陵给堵截了回去。王陵被项羽堵住,不能前行的这个地方就是夏阳(今河南泰康县)。
现在项羽意识到不能在四面树敌了,他开始拉拢王陵,看看能不能让他来自己身边做事。
王陵和刘邦是有旧交情的,他本意上是不愿意跟随项羽的。
可是,项羽逮捕了他的母亲。开始以他的母亲要挟他,王陵是有名的孝子。那能放着自己母亲的性命不救呢。
他就让使者告诉项羽,有话好好说,只要不伤害我的母亲,怎么做都行。
项羽约王陵过来谈判。王陵本来想好了,自己的母亲无论如何都是要保住的。那就只能对不起刘邦了。
王陵如约派使者去和项羽谈判去了。正在他们谈判的时候,出了一件大事。
王陵的母亲自杀了,并且让使者告诉王陵。汉王刘邦是个长者,你以后一定要跟随汉王建功立业,说完老太太就自尽了。
项羽听闻老太太如此不识抬举,竟然私自表态,以死威胁自己的儿子给我项羽作对。
项羽一怒之下,就把已经死了的老太太,扔到锅里煮了一遍。
深明大义的老太太为了不使自己儿子为难,竟然主动选择了舍生取义。试问当时的知识份子又有几人能做到这样呢?
王陵听说后大哭,杀母之仇不共戴天。发誓和项羽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王陵遵从了母命,跟随了刘邦开始和项羽作战。
刘邦得了关中之地,趁着项羽身陷齐地不能自拔。带领大军开始向东扩张。
他东出函谷关,面临的这个地方就是韩国故有的土地,留守在这个地方的韩王是项羽分封的旧相识叫郑昌。
郑昌原来在会稽郡吴县当官,当初项梁、项羽到吴中杀郡首的时候,得到了郑昌的响应。之后郑昌一直跟随着项梁、项羽起义。深受项羽的信任。平定天下后项羽分封他为新的韩王,在此地设防,防止刘邦西出函谷关。
有了新的韩王郑昌,项羽就像把张良跟随的老韩王成给踢出了韩地。
项羽以韩王成灭秦时没有功劳为由,把韩王成带去了彭城,然后秘密的把他给杀害了。
项羽分封诸王始终坚持两个原则,第一、必须参加过巨鹿之战。第二跟随着他到过关中。你看不满项羽分封的陈馀,巨鹿之战立有大功。但是没有跟随项羽进军关中。所以,最终没有被封王。
张良一直苦苦追随的韩王成,就被项羽这样无情的杀了。
张良此刻也没有了去处,这时候他只有来投靠刘邦了。自此之后,张良才真真正正的成为刘邦集团旗下的谋士。
张良归顺刘邦的时候,刘邦正好面临的问题就是攻打韩国的土地。
为了帮助刘邦顺利扩展地盘,不让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