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布在也不沉默了,开始有了回应。
脸上的傲慢姿态瞬间也随之消失殆尽了,英布的眼神里有了温暖。故作亲密之状看向随何。
英布道:“请先生在给我深入分析一下,我叛楚归汉,得到的能比现在拥有的还要多吗?”
英布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凡事讲求利益。只要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情,他就是拼了老命,那也是要干的。
见到英布这样说,随何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看来就差一丁点了。在有两句话,汉王的使命就要被我完成了。
随何道:“汉王拉拢你过来,并不是让你举全国之力来对抗楚兵。若你叛楚归汉之后,只需要能拖着项羽的军队几个月,即可成事。几个月后整个天下,都会在汉王的控制之下。到时候,我在和你在一起去见汉王,依你的功劳,汉王肯定会分一块更大的地方给你,区区一个九江王又算的了什么?”
英布开始心动了,项羽是有名的小气鬼。很多土地宁可抓在自己手里,也不愿意分封给有功之臣。若是还跟随着项羽,在想把地盘扩展大一些,确实很难很难。
随何道:“能说的我已经给大王您说完了,怎样定夺还是您自己拿主意吧?”
其实这时候随何已经觉察到了英布的内心,已经有了选择,那就是叛楚归汉。只是他还在端着,没有说出来而已。
英布象征性的犹豫了一下,随后说道:“那好吧,就依先生所说。”
但是,英布答应叛楚归汉,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保密,不能泄露风声。主要是不能让项羽知道。
这就让随何为难了,投降还要保密。不放出风声去,项羽那能得到你叛楚归汉的消息呀,项羽不知道的话又何来打你之说?不来打你,你又怎能为汉王拖住项羽的脚步呢?
随何需要想一个万全之策,看看这个消息如何高名点的给散播出去,最好是能让天下人皆知。
正在这时,项羽的使者也来到了九江王的帐下。要求九江王立刻出兵击汉。
随何得到这个消息,当真是大吃了一惊。这还了得,千万不要让楚国的使者见到英布呀,万一英布在改变想法。那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可是,现在想去拦住项羽的使者,已经来不及了。英布已经和项羽的使者,面对面的开始交谈了。
随何见到此情此景,担心好不容易说服的英布再给策反过去。
索性随何就大胜喊道:“大王您已经叛楚归汉了,请大王让我为您杀掉楚国派来的使者。”
随何这样一喊,英布确实是一惊呀。不过英布也没有其它办法了。
如今事情已经败露了,那就只能听从随和的意见。杀掉楚国的使者,光明正大的宣誓叛楚归汉了。
令刘邦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随何做事的效率竟然如此的高。
他本来对随何这次出使没有报太大的希望的,他更没想到这么英勇一世的猛将英布,就这样被随何三言两语的搞定了。
随何搞定英布对刘邦来说极其重要,项羽原来的敌人只有刘邦。若想举全国之力去灭掉刘邦,那还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半路又杀出一个英布来。而且英布曾经是项羽手下最善战的一个骁将。
英布的叛楚对于项羽来说,又增加了一个有力的强敌。
英布叛楚归汉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项羽的军营。既然你英布不识抬举,那我只好连你一起收拾了。正好最近看你不顺眼呢。
项羽分兵开始攻打九江王英布,英布所在的淮南一时之间成立战争的主战场。
确实如刘邦所料,他这边的压力比之前小多了。就是在趁着项羽攻打英布的这段时间,刘邦又召集了很多人马,开始为下一步迎战项羽做准备。
关于随何这个一流的外交官,史书上记录的和他有关的事情不多。所以,趁着现在我们把关于他的故事在这里一起讲解完吧。
随何读过很多儒家著作,是地地道道的儒生。
刘邦呢这一生最讨厌的就是儒生,一直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儒生除了逞口舌之快,什么都做不了。
天下是从马背上,死人堆里打出来的。这些事那里是儒生能干的了得?
话说刘邦打败项羽以后,为了庆贺最后的胜利,他们在洛阳宫殿里大摆了宴席,犒劳三军。
这时候的刘邦看到坐在桌前的随何想调侃他一下。
刘邦指着随何道:“你小子,只不过是一个迂腐的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