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刘邦要杀异姓王的决心是天下人皆知的一件事。
异性诸侯王中的燕王臧荼已经被杀,楚王韩信也已经拿下。
刘邦要收拾的下一个异性诸侯王就是韩王信。
由于韩王信所在的韩国这个地方是一个军事要塞,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刘邦必须要把这个地方牢牢的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安心。
还有一点就是韩王信也是一个能领兵打仗的猛将,他留在这个地方早晚都是大汉的祸害。
这个人要怎么安排才好呢?人家又没有过错。也没有收到有人举报他的小道消息。
看来想找韩王信的麻烦,还真有点难呀。
既然面对的是这种情况,而刘邦又真的很想得到这个地方。
那只有让韩王信搬个家了,让他搬到那里去呢?
中原这种好地方肯定不会轮到他去的,那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北方,靠近匈奴的地方。
你不是能打吗?不服的话,把那股恶气都撒到匈奴身上去吧。
刘邦在太原郡给韩王信划出了一片地方,让他把整个韩国迁移到此地,定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韩王信收到刘邦要他搬家的消息后,当然是愤怒了。可是如今天下是刘家的,他愤怒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再说了天下人谁不知道,刘邦的心思是把异性诸侯王给替换为同姓诸侯王呀。
刘邦没有把自己的这个韩王给拿下,这对自己来说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就这样韩王信不得不去北方新的都城上任了。
来到这里,韩王信才知道此地是多么的坑爹。匈奴的骚扰先不说,这里的风一刮就是几个月,尤其是冬天,吹到脸上像刀割般的疼痛。
关于这一切不如意的事,他只能忍受。既然刘邦派自己是来镇守边界的,那就给他好好的戍边吧。
由于韩王信是武将出身,他深知熟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在这么个鬼地方,和匈奴交战是必不可少的。他不得不对这个全新的地方,做一番认真的研究。
否则,等到匈奴大举来犯。丢了这个地方,那时候刘邦想拿自己开刀,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韩王信研究完这个地方的地形,他觉得定都晋阳不是明智之选。
这个地方距离边界太远了,不是防御匈奴的最佳地选。
想到这里他就给刘邦写了一封信,阐明了自己要迁都的真正原因。
希望刘邦能同意他把都城定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马邑城这才是真真正正的边界了,距离匈奴的腹地也就是一百多公里。
在这里匈奴只要有个风吹草动什么的,他肯定会是第一个知道的。
刘邦收到他的信后,大为高兴。答应了韩王信的所有请求,韩王信又开始了一次的搬家。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做任何事都是一把双刃剑。
韩王信把都城迁移到马邑,抵御匈奴是近了一些。但是反过来想想,叛汉投靠匈奴,也就近了一些。没想到韩王信考虑的如此的深远呀。
刘邦当时同意他迁移首都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他会背叛大汉,投靠匈奴的。
但是,很多事都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的。
这边韩王信刚迁都成功,真是想什么他就来什么。
匈奴这时候真的要侵犯汉朝的边界了,首当其中被匈奴选中的地方,当然就是韩王信所在的这个地方了。
韩王信之前一直都是给汉人打仗,和匈奴开战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呀。
他想的是若是两军交战,战胜了还可以,战败了怎么办?
刘邦这时候正在找异性诸侯王的麻烦,这个把柄被他抓住那还不是死路一条呀。
所以,在没有足够了解匈奴的真实情况前,这个仗暂时还是不要打的好。
韩王信派了使者去和匈奴谈判,一来二往的。韩王信给了匈奴人送了大量的财物,两国之间竟然化干戈为玉帛了。
这件事还是被刘邦知道了,当刘邦得知韩王信和匈奴走的非常亲近的时候。他就开始猜忌韩王信了。
此刻,韩王信真的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本来他是想做一个缓兵之计,等待中央来救援呢?
这倒好,竟然被刘邦猜忌他有背汉归匈的想法。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匈奴大军又要压境打过来了。韩王信绝望了,刘邦不但不来支援自己,反倒扬言来灭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