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人问他的时候,萧何都是只笑不语。
到了后来,他快不行的时候,他终于把当时那样做的情况说了出来。
我之所以买的房子比较偏远,是这样考虑的。若是我的后代比我还贤明,那种房子他们根本也就用不上了。
若是连我都不如,只有买偏远的地方,他们才能在那里住下来。毕竟那种地方的房子,是不会被人惦记上的。
我若是买了皇城下的房子,我的后代又都不行。
试问皇城下的房子,一直都是有多少万人的眼睛在窥视呀。一旦让别人惦记上,那肯定就会大难临头了。
这就是一生做事比较谨慎的萧何。
萧何的年龄应该是比刘邦大一些的。刘邦刚走了两年不到,他这个老朋友就要追随刘邦而去了。
汉惠帝二年,萧何的生命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正当萧何躺在床上苟延残喘,剩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
这时候,汉惠帝来了。
毕竟是当朝的宰相要死了,汉惠帝要去和萧何说最后几句话。看看国相有没有什么话要叮嘱自己。
萧何到死都一直保持着很清晰的头脑,他见汉惠帝亲临到他家。
虽然此刻的他已经没有站起来的力气了,但是,他还是想作站起来的动作。
汉惠帝即使的制止了他,你赶紧别动了。留着最后一口气吧,我还有事情要问你呢?
汉惠帝坐到萧何的床边问萧何道:“丞相,你百年之后谁来当国相比较合适呢?”
这个问题汉惠帝其实心里早就有答案了,毕竟刘邦死的时候,都已经和吕后交代好了。
萧何死后,曹参当。曹参死后王陵和陈平来当。不知汉惠帝此刻为什么又要来问这个问题。
萧何一听,他并没有说出答案来,又把汉惠帝提出来的这个问题给踢了回去。
萧何说道:“知臣莫若君。”
汉惠帝一听,这叫什么答案。这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萧何马上就要咽气了,在不回答可能就真的问不出什么来了。
汉惠帝一想,既然你不说,那只有我来问你,你来回答是不是就可以了。
汉惠帝说道:“丞相以为曹参怎么样呢?”
萧何听到汉惠帝这么说,觉的在这世间再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他回答汉惠帝道:“陛下选对人了,如今我死而无憾了。”说完这句话,萧何就死了。
汉惠帝问萧何国相百年后,谁来当下一任国相呢?
这么简单的问题萧何为什么不回答呢?
有一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萧何的人生可是经过大起大落的。
他这一生可以说对刘邦,那可是毕恭毕敬的伺候着呀。即使这样刘邦还曾经多次猜忌他。还好,其中每一次刘邦的猜忌,都被他巧妙的给处理了。
他之所以不回答汉惠帝的问题,是怕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被别人抓住把柄。到时候倒霉的可是他的子孙们。
最终曹参胜出接任国相的职位。
其实大汉王朝建立之后,萧何和曹参的关系处的就不那么融洽了。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刘邦封第一功臣的时候落下的。
大汉在建立的过程中,就军功而言曹参确实无人能敌。
就是因为刘邦袒护了萧何,所以,萧何一直骑在了曹参的脖子上。
在加上当时刘邦举荐萧何功劳第一的时候,萧何也没有推脱。这就更加让曹参记恨他了。
从此,两个人私下里就没有了什么交往。
即使上朝的时候,走个碰头。两个人也是像不认识一样擦肩而过。
还好,两个人在朝廷中共事的时间不长,当刘邦封长子刘肥为齐王的时候,就把曹参派到齐地做刘肥的国相去了。
从这些事情上来看,其实萧何这个人的气量还是很大度的,看来他并没有记恨于曹参呀。
到临死的时候,当汉惠帝说曹参当国相怎么样时。萧何的回答是,皇帝英明找对人了,我死而无憾了。
不知曹参听到萧何举荐自己的消息后,会做何感想呢?
萧何死后,很快消息就传到了齐国。
现在正在齐国当国相的曹参闻听萧何去世的消息后,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没办法,只要萧何活着就会骑在他的脖子上,谁让萧何治国的本事比他大呢。
曹参立马通知手下,赶紧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