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按这些人全部都是有才,能为汉文帝效力的来说。
但是,诺大的一个大汉帝国,就他们几个人能管理过来吗?
更何况让这些人,治理国家靠不靠谱还是未知数。
关于这几个人到底靠不靠谱,我们也详细的做一番分析吧。
先说汉文帝最为器重的薄昭吧。
为什么说薄昭是汉文帝比较器重的人呢?
先看看汉文帝让他做过什么事吧,当初周勃等人让汉文帝进京当皇帝的时候,他不相信。又是和大臣商议,又是问自己的母亲。
最后连卦都卜了,显示是大吉。
就这他还是不敢相信,直到他的舅舅薄昭从都城确定回来,他这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看来他唯一相信的就是这个薄昭呀。
还有一件事就是在汉文帝进京当皇帝时,由于走的比较匆忙。根本来不及带上自己的母亲薄太后,等他这边把一切安顿好后。又是让薄昭接自己的母亲来都城的。
就因为薄昭做了这两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
汉文帝在他继位的当年就封了薄昭为轵侯。
可见,汉文帝对他的信任是任何人不能比拟的。
要说薄昭就这样安分守己的生活下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谁知这个人仗着自己的外甥是大汉的皇帝,竟然胡作非为起来,在汉文帝实行新政的时候,他竟然杀了一个朝中的重臣。
这还了得,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汉文帝刚刚登基不久,正是他要为自己树立威信的时候。
不知死活的薄昭竟然敢和汉文帝实行的新政对着干了起来,汉文帝不收拾他收拾谁?
我们看看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薄昭被封为轵侯,其实他的封地就是在代国这一代。
既然薄昭的封地在这里,那么他的亲戚族人,大多也都在此生活。
这时候薄昭的侄子,仗着自己的叔叔是皇帝的舅舅。就在代地胡作非为起来,不是抢夺民女,就是霸占民田。
这真的是惹的当地人是天怒人怨的,可以说只要是接触过他的人,对他都是恨之入骨的。
这时候代地的父母官就要管这个事情了,由于薄昭的侄子犯的法太多太重,父母官就把他给定位了死罪在他被定为死罪不久,代地的父母官就按照法律把他给斩了头。
当代地的父母官把薄昭的侄子杀了之后,就开始去都城向汉文帝报告关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去了。
谁知,当他走到半路时,竟然被薄昭劫持到他的府上去了。
薄昭也很想知道他是怎么处理自己的侄子的?
薄昭以为,代地的父母官肯定会给自己几分薄面。谁想到经他一打听,他的侄子竟然被杀了。
这下薄昭愤怒了,拿起剑来就把代地的父母官给杀了。
薄昭仗着汉文帝是自己的外甥,以为杀个把人没有事。
但是,事实真会如此吗?
当汉文帝知道薄昭擅自杀掉朝廷大臣后,立马下了斩杀薄昭的命令。
这时候汉文帝身旁的大臣都劝汉文帝收回成命,毕竟要杀的那个人是他的舅舅。
可是不杀薄昭,枉法何在?汉文帝坚持要杀。
看来这下薄昭是必死无疑了,谁知就在这时候,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出来营救自己的弟弟了。
大骂汉文帝六亲不认,连自己的亲舅舅都要杀。
汉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肖子,老娘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但是,给老娘的面子,不代表汉文帝就不杀薄昭了。
他要用一种方式来杀他这个舅舅。
汉文帝的另一种方式又是怎么个杀法呢?
他首先是派朝中大臣去薄昭家喝酒,然后在酒桌上劝薄昭自杀。
这薄昭肯定是不干呀,铁定了心,我就不自杀,你能拿我怎么样?
汉文帝一看劝解也是没有办法,那只能使出杀手锏来了。
于是,汉文帝开始命令朝中的大臣,穿麻戴孝的去薄昭家哭葬。
薄昭一看这个样子,看来自己的外甥是铁定了心要杀自己呀。
这在不死,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就这样薄昭被自己的舅舅给杀死了。
宋昌是汉文帝从代地带来的大臣中第一个被封侯的人,壮武侯就是他。
可见此人在汉文帝心中的地位,应该说是仅次于他的舅舅薄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