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章他们兄弟几人的脾气都比较大。
就在汉文帝封刘章为王的第二年,刘章也被气死了。
刘章死后,他的儿子刘喜继承了他的爵位。
刘邦最能干的三个孙子中已经被气死了两个了,下面还有一个老三刘兴居。
刘襄和刘章的死,刘兴居比谁都清楚。这两个哥哥只懂得生闷气,最后像自己的爹刘肥一样,年纪轻轻的就死掉了。
他不想步入他们的后尘。
所以,他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起兵反叛了。
这时候的刘兴居已经想清楚了,横竖都是一个死,那就死的伟大一点吧。
济北王刘兴居之所以敢反叛也是有时代背景的。
也就是在他的哥哥刘章被气死的时候,正好北方匈奴率领大军侵犯大汉的国土了。
这时候汉文帝命令灌婴为大将军去迎战匈奴,为了鼓舞士兵的士气,最后汉文帝选择了御驾亲征。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济北王刘兴居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认为汉文帝不在都城,自己若是反叛的话成功的概率就会很大。
可惜的是他失算了,当汉文帝听说刘兴居要造反的事情后,就从前线赶了回来。
汉文帝经过打听,了解到了刘兴居的造反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
你想呀,他一个济北郡能有多大。
既然想造反了,为什么不联合自己的侄子齐哀王刘则和城阳王刘喜呢。
若是整个齐地都反了的话,那汉文帝可能还是会惧怕的。
汉文帝派柴武为大将赶到济北迎战刘兴居。
战况可想而知,就刘兴居那点兵,那里能和中央的军队抗衡呢。
最终,刘兴居兵败自杀。汉文帝索性就把济北国给废除了。
皇帝这个九五之尊真的不是那么好当的,需要处理来自方方面面的问题。
若是处理的稍微有点欠缺,就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汉文帝把该打压的打压了,该杀掉的杀掉了。
这时候的他依然面对着的是一个烂摊子。一会是北方的匈奴来侵犯了,一会又是南方的南越赵佗要称帝了。
这些问题汉文帝必须正面的来应对,他想逃都逃脱不了。
当然这些都是来自于外部的威胁,要说这些就够汉文帝头痛的了。
可是,他还要应对朝中无能人的局面。
既然身边的诸位都是庸碌无为之辈,那只能从外面引进人才了。
但是,那时候又不实行科举制度,这个人才引进问题实施起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还好,汉朝每年都会有官员的考核制度。
既然有考核,那肯定就有优劣之分了,把那些优秀的人提拔上来,没有人才的这件事,不就解决了吗?
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说干就开始干吧。
那么,这个幸运儿究竟会落到谁的头上呢?
这个人就是河南郡首吴公,很遗憾这个人的具体姓名没有留下来,我们只知道他姓吴。
吴公是河南郡的郡首,此人把河南郡治理的可谓是一片繁华盛世的景象,朝廷每年的考核,他都是第一名。
据考察他还是秦朝宰相李斯的同乡,也是上蔡人,曾经还追随过李斯求国学。
可见,此人确实非同寻常。
有这样的经历他就被汉文帝破格录取到朝廷中担任了廷尉一职,大家不要小瞧这个廷尉。
秦汉时期,廷尉可是属于九卿之一的高官,年俸禄两千石。
这个吴公被汉文帝提拔上来了,做事中规中矩的他,在廷尉之职上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但是,这个人为汉文帝举荐了一个人才,要说起这个人来,那真的是不得了。他可以说是汉文帝时期甚至整个汉代最为耀眼的新星。
这个人就是贾谊,我们之所以熟悉他,是学习过他的一篇叫《过秦论》的文章。
古今中外,所有的学者,只要在总结秦朝为何灭亡时。没有人不对《过秦论》竖大拇指的。
可见,他这一篇文章的影响力是多么的深广。
贾谊出生地是河南洛阳,这个地方正好是河南郡首吴公所管辖的地盘。
贾谊又是一个少年天才,可以说在整个河南郡没有不知道贾谊这个人的。
这么一个天才,郡首吴公肯定会把他给招来,为自己效力了。
由于郡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