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文帝招来当时的丞相张仓和御史大夫冯敬,来商量这件事。
可是,令汉文帝想不到的是,这两个人都是一致的反对。
汉文帝要废掉肉刑的决心已经定了,反对无效。
汉文帝细细想来废除肉刑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利好之事。
所以,汉文帝把黥刑(在脸上刺字)、劓刑(割掉鼻子)、刖刑(割掉左脚或者右脚)这些刑罚给废掉了。
只留了一个宫刑没有废除。
就是没有废除这个宫刑,所以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才受了这个刑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呀。
肉刑汉文帝是废除了,但是,废除了肉刑不代表犯罪的人不受处罚了。
汉文帝又针对刚废除的三个肉刑,制定了相应的新的法律。
把黥刑,改为剪去长发,然后在脖子上带一个铁环;
把劓刑,改为打三百竹板子来代替。
把斩左趾,改为打五百竹板子来代替。
但对于那些犯了斩右趾以及杀人、贪赃枉法、监守自盗等罪的,一律弃市处死。
这就是汉文帝废除整个肉刑的具体经过。
当然最后缇萦也没有去当别人家的奴隶,而是在父亲受了新的刑罚后就跟随父亲回家了。
不过,汉文帝废除肉刑。只是一个表象,对于犯罪的人来说,他们吃的苦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当初汉文帝废肉刑时,之所以找来丞相张苍和御史大夫冯敬商量,是因为这两个人是具体实施这个法律的人。
既然他们两个不同意汉文帝的这个想法,那么他们只能在实施新的刑罚上动手脚了。
不是汉文帝有把劓刑,改为打三百竹板来代替。把斩左趾,改为打五百竹板子来代替吗?
打竹板子也是有学问的,能不能把犯人打死或者打到自己想要的程度。
这都是打板子的人可以掌握的。
比如,若是想置一个人于死地,打他三百板子的话。让十个人来完成,一人用大力打三十百。
十个下来打三百大板,这个人基本上就死定了。
若是不想杀这个人,就派一个人来打他三百大板,而且每一板都是轻轻的打下去。
这样的话,这个人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这就是张苍和冯敬应对汉文帝废除肉刑的策略。
新法实施了不久后,只要是被打板子的犯人,不管是被打三百板的,还是伍佰板的。
最后大多数都被直接给打死了,最轻的也是落下了个残废。
这很明显是在变相的杀人呀。
但是,遗憾的是汉文帝并不知道新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的诀窍。
他以为自己废除的肉刑是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谁知现在却是事于违愿了。
原来的刑罚虽然残忍了点,但是不至于把让人直接死掉。
虽然这件事汉文帝在执政的期间不知道大臣们给他玩了猫腻。
但是,他的儿子,也就是当年的太子,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当太子继位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把这个不合理的打板子给改掉了。
汉景帝首先是把打板子的数量给减少了。
把原来的打三百改为了打二百。原来的打伍百改为了打三百。
这样实施了一段时间,汉景帝觉得这种刑罚还是有点重,索性又减少了打板子的数量。
把原来该打两百板的改成打一百板,把原来的三百板改成打二百板。
然后,汉景帝还把行刑的板子给改了尺寸,把原来的大板子改为了小板子。
行刑的人也有了新的规定,那就是别管是打一百板子还是两百板子,都要让一个人执行到底。
大家要知道,打板子可是一个力气活。
若是一个人从头打到尾,这个人肯定打个三五十板子就会累了,让一个疲劳的人去行刑,对犯人来说那就是福利。
就这样经过几次的改革,这个打板子的事情总算合理了。
此后,再有受这些刑罚的人,基本上就没有被打残的了。
讲到汉文帝不讲冯唐这个人,就像谈到将军时不谈李广一样,让人不过瘾。
王勃曾经在名篇《滕王阁序》中有写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这里的冯唐就是生活在汉文帝时期的这位。
王勃之所以会专门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