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两汉四百年 > 第四卷 文景盛世 第一百五十四章 晁错削藩

第四卷 文景盛世 第一百五十四章 晁错削藩

那就体谅他一下吧,念及到吴王刘濞的年龄比较大了,汉文帝就给了他一些特殊的待遇。

汉文帝下令,把扣押的吴国大臣给放回去,然后又赦免吴王之前谎称有病,不来上朝的罪过。

准许吴王刘濞以后上朝时,可以带个凳子坐。汉文帝又特意的赐给了吴王刘濞一副拐杖。

最后,你不是不愿意来都城吗?

以后允许你不在来朝见天子了。

可以说,汉文帝对吴王刘濞做了最大的让步。

汉文帝颁发了这些诏令之后,吴王刘濞这才稍微的感觉到了丝丝的温暖。

既然汉文帝如此给我面子,那就暂时不反了吧。

可是,现在不反,不代表以后不反呀。

吴王刘濞这时候表面上没有表现出任何要反叛的迹象。

所以,关于他的事情汉文帝也就没有继续追究下去了。

很快时间又来到了汉景帝时期,这时候为什么吴王刘濞第一个跳出来反抗中央政府了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小小的地方,若时敢和强大的中央政府对抗,那必须是要有资本的。

很不巧的是,吴王刘濞就具备这这些最基本的要素。

因为吴国很有钱,而他的财政收入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个就是,中央政府允许他在地方铸钱。在讲邓通的时候我们就提及过关于吴王刘濞造钱的事。

当时能享受这种待遇的人,在全国仅此二人而已。

其中又数吴王刘濞的吴钱的发行量最大。

就这样吴钱在全国各地盛行起来了。

无论在什么朝代,什么社会。只要有钱,就能办很多自己想办的事,当然想谋反也不例外。

但,能不能成功就另说了。

第二个就是,吴国的盐业十分发达,他还可以煮盐。用贩卖盐来增加额外的收入。

盐可以说是人生存最基本的东西,历来都是中央政府来控制买卖的。

恰恰这些东西在吴国又是最为发达的。

那时候这种东西可以说比金山还要值钱。

通过贩卖盐,增加了吴国的收入。这就更加致使本来就富庶的吴国更富有了起来。

有了钱,就要会花钱。吴王确实把这些钱都花在了点子上。

他也确实把这些好处都让利给当地的百姓了。

为了笼络人心,吴王的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凡是吴国的的百姓,一律免除租税。

这对于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好事。你想所有的收成全部归自己所有,遇到这样好的君王,百姓不拥护他才怪。

第二,古代都是实行强制性的服兵役制度。

可是,在吴国这个制度被吴王刘濞改变了性质。刘濞规定,凡是吴国的子民,不想服兵役的可以不去,出钱让穷人替你去。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有钱人不去受那个罪了,没钱的人服兵役是可以领到钱的。

这样就能解决那些穷人的贫困问题。当然了这钱并不是不去服兵役的人出的,而是有国家代替那些不去服兵役的人出的,没办法,谁让吴王有的是钱呢。

第三,笼络吴国的有学之士。

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吴国境内的有才之士,吴王都会亲自登门拜访,不但给他们送去厚礼,还笼络了士子之心。

不得不佩服刘濞这一步棋走的很妙呀。

第四,庇护罪犯。

吴国的人只要是在其它国家犯了罪,逃回到吴国来的,谁都别想把他们从吴国给抓走。这又让吴王刘濞,收买了亡命之徒的心。

吴王刘濞走完这几步棋之后,几乎把吴国能笼络的人心全部给一网打尽了。

当吴王有事的时候,这些人会坐视不管吗?

这也是吴王比较硬气的主要原因。

这些准备吴王刘濞是足足做了四十年有余,早在汉文帝时期,他有了谋逆之心时,就开始布局了。

到了汉景帝时期的他,已经有六十多岁了。

对于吴王刘濞来说,荣华富贵他基本上也享受了一生了。

这一生,他活的已经很知足了。

对于他来说,以后只要有任何不顺心的地方。触及了他的利益,他就敢大张旗鼓的来谋反。

汉景帝二年,有一件大事又触及到了吴王刘濞的利益。

这件事和一个叫晁错的大臣有关,就是他向汉景帝提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