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又说回来,有的时候计划终究是计划。到了具体事实的时候,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的。
先说吴王刘濞这边吧,就他这一个吴国,在行军之前召集了重要人士商议了一下行军路线。竟然得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案。
至于这些路线,当然有比较靠谱的、有保守、一般的,还有选择后就必死无疑的。
具体最后选那一条路线来走,当然都是由吴王刘濞说了算的。
这也是考验吴王眼里的时刻,生死一刻都取决于他的决定。
吴国吴王刘濞已经集结好大军,就要发兵了。
这时候的汉景帝若是还没有得到消息,那他这个皇帝也真的不用当了。
吴国这边也有汉景帝的耳目,吴王的这些举动,汉景帝是早已得知的了。只不过他得到的消息远没有这么严重而已。
几乎将近大汉国土一半的诸侯王都参与了这次叛乱。
这次叛乱汉景帝不得不积极的来应对,若是中途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他这个皇帝的宝座就真的是别人的了。
虽然之前汉景帝没有打过什么仗,但是这次应对这么大规模的叛乱,他要如何来排兵布阵呢?
先介绍一下汉景帝能用的人有那些?
首先要说的是梁孝王刘武,这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弟弟。
他肯定是会偏向自己的哥哥这边的。所以,他是汉景帝最有利的一个帮手。
其次就是中央这边的大将了,这些将领中也是能人辈出。就目前这些将士足以来应付叛军了。
汉景帝派了以周亚夫为首的三十六个大将来应对此次的反叛。
而大将军周亚夫的主要任务,就是来对付这次叛乱的核心人物吴王刘濞的。
大将军窦婴被派去驻守荥阳等军事重地去了,曲周侯郦寄率领大军去迎战赵王刘遂。
将军栾布火速赶到齐国平叛齐地的叛乱,救没有参加叛乱的齐王于水火之中。
汉景帝把作战计划部署好,他仍然不放心。毕竟这次诸侯王的反叛,大大的超出了他的预期。
造成了这种后果,是他无论如何都不会预料到的。
晁错削藩是没有错的,毕竟他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才这样做的。
虽说诸侯王的谋反,是晁错预料之中的事。
但,由于这件事引起了全国性的大震荡,他也害怕汉景帝会治罪于他。
目前就他和汉景帝之间的关系而言,他确定汉景帝个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拿他怎么样的。
但是,他怕的是有些别有用心的大臣,会拿这件事来大做文章,陷他于不义之中。
若是真是那样的话,他晁错就真的会死无葬身之地了。
其实,晁错最担心告发他的人是袁盎,这两个人谁看谁都不顺眼。
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最严重时两个人闹到了什么地步呢?
就是在皇帝面前议事时,经常都是有你没我,有我没你。
几乎很少能有机会看到他们两个人,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合过。
袁盎在汉文帝时期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估计也是那时候给晁错结下了梁子。
而到了汉景帝时期,风水轮流转。汉景帝提拔重用了晁错。
这下晁错终于咸鱼翻身了,于是,他就开始谋划怎么来打击袁盎了。
晁错开始和自己的心腹商议如何惩治下这个袁盎时。但是,令晁错想不到的是,他的手下一致的是反对他。
所有的下属都劝晁错道:“你就大人不记小人过,放袁盎一马吧。”
晁错当然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了,他要等机会。只要这个机会被他抓住,他就有把握致袁盎于死地。
当袁盎知道晁错想要对自己痛下杀手的时候,他也是害怕急了。
如今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坐以待毙呀。
对了,去找窦婴。
平时窦婴也是怎么看晁错都不顺眼的。
俗话说的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看来如今也只有窦婴这个外戚能救自己一命了。
这时候的汉景帝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如何镇压反叛诸侯王的身上了。
而袁盎在晁错上台之后就被罢了官,即使他想去见皇帝,也根本没有机会见到。
所以,这时候他唯一的出路,也只能是去找窦婴了。
这个忙窦婴当然是要帮的了,晁错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