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令你讨厌的时候,你就会千方百计的来找他的把柄。
最好把他踢走,眼不见心不烦。
截至目前为止,汉景帝对周亚夫,至少有这么两件事,做的极其不满意。
第一件事,就在废立太子上,汉景帝是坚决要废,周亚夫是坚决不赞同。
为此,汉景帝记恨了周亚夫很长时间。
至于另一件事,还有一件大事。
这时候周亚夫和汉景帝的意见又不一样了,为此,汉景帝又是大怒。
还把周亚夫给赶回了老家,既然如此不识抬举,我不用你还不成吗?
这件事的经过是这样的,大汉的劲敌匈奴人,由于自己族人搞内讧。
有六个在匈奴混不下去的头领,来投靠大汉了。
匈奴的头领来投汉的意思就是,我既然在族人中不能富贵。那我就去帮助你的敌人来打你。
他们想的是我来投靠大汉,大小怎么也要分一个官给我做吧。
汉景帝深知匈奴人的意思,他想称了匈奴头领的意。
给了他们高官来做,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会有更多的在匈奴混不下去的人来投靠大汉了。
这未尝不是削弱匈奴的一种方法。
汉景帝本想这是一件于国于民利好的事,就召来当时的丞相周亚夫来商议此事可行否?
可是这个事情周亚夫一听,不但给否了,还大动肝火。
周亚夫的意思就是,你这样做是有违道德的。
若是那些叛主投敌的人,能得到封赏的话。谁还效忠于自己的主人呢?
总之,这件事就是行不通的。
这次,汉景帝又没听从周亚夫的,周亚夫一看,汉景帝一而再,再而三的不给自己的面子。
真的是太无视他这个丞相的存在了。
若是这样搞的话,如此重要的丞相之职和摆设又有什么区别呢?
周亚夫越想越生气,索性,直接请假不干了。
周亚夫一请假不理朝政了,其实这正中了汉景帝的下怀。
他正好想找一个理由把你赶回去呢。
丞相是多么热门的一个岗位,多少人挤破头颅都想来当,还愁我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吗?
周亚夫走后,一连几年汉景帝都没有在召见他。
看来这个汉景帝,还真的是把他烦的透透的。
要说这些事,其实也不怪汉景帝。
这是周亚夫的性格决定的。
他这个人做事比较爱较劲,认死理,不懂变通。
他的父亲周勃就够死板的了,但是,在吕后时期,周勃还知道退让一下。
这个周亚夫远没有他父亲的睿智,他好像不知道连皇帝都敢得罪的人,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
到了这个时候,周亚夫已经是把能得罪的,不能得罪的人全部得罪光了。
这时候汉景帝想要杀他,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在这里我们看看周亚夫还得罪过哪些牛人大咖?
第一个应该是梁王了吧,当初汉景帝让他派去平叛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
他是怎么做的?
他选择把梁王刘武扔给吴国去打。
周亚夫这样做其实他没有考虑到后果,这得亏是最后梁王战胜了吴国。
若是吴国把梁王刘武给灭了。那第一个不干的就会是窦太后。窦太后那么爱他的小儿子,若是被人给杀了,依着窦太后的脾气,不去灭他的族才怪。
虽然梁王刘武最终胜利了,但他对周亚夫的恨丝毫没有减少。
毕竟那时候他的无助,只有他是最清楚的。
所以,每当他到皇宫中去见窦太后的时候,都会给窦太后说,这个周亚夫有多么的坏。
就这样,窦太后对周亚夫的印象也不好了。
他还得罪了王娡,原因是王娡再被立为皇后没多久时,就提出了想立自己的哥哥为侯的请求。
但,作为丞相的周亚夫是坚决的不同意,原因是没有功劳又不是王室子弟,是不能封侯的。
这下可好,周亚把皇室中三个最终要的人全部得罪完了。
不过,就这还不算完,我们的周亚夫同志在得罪人的路上真的是越走越远,实在刹不住车了。
他又得罪了长公主刘嫖。
很显然他不赞成废刘荣立刘彻为太子,这肯定就是会同时得罪了王娡和刘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