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左手战魂 > 正文 第三章 左手

正文 第三章 左手

第三章左手

舅舅天没亮就走了。

待天大亮,老五叫他起床。

“淳希起床了,我带你去洗漱。”

早晨的山里能听到鸟叫声、风声,流水声。老五带他到河边,此时的河边已经有四个小孩在等淳希。

可能怕出意外,每天早上老二和老五要带着他们一起到河边洗漱,今天因为淳希来就都在这里等他。

人都到齐后,老五说:“好了,大家抓紧洗漱,完了我有事要讲”。

五个小家伙很快洗完,回到寺里。

“今天我们来了新朋友,他叫淳希,从今以后这里就剩咱们七个,不会再增加任何一个人。”

“你们也将有自己的法号,根据你们的年龄,段晨法号承达,罗永鑫法号承食,刘远洋法号承守忠,任轩法号承无名,端木淳希的法号承晓。”

“你们仔细听会发现你们法号其实是你们的五根手指,希望以后你们能像自己的法号一样团结互助、相亲相爱。”

“还有就是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师父,方丈师兄你们可以叫他大师父。好了,主要的就这些,承达你带着他们在寺里寺外转一转。”

承达很小就被父母遗弃在山里,师父外出无意中捡到了他,后来就收养了他。

承达带着兄弟四个满山野的跑,五人年龄相差不多,碰巧的是守忠比无名只大一天。

可能是因为年龄相仿,五个小家伙很快就玩在一起。

师父留下他们几个有一个共同的原因,那就是他们都比比同龄人懂事得多,刚开始很闹,但很快就会平静下来。

意外的是承晓刚开始就不闹。

嬉闹玩乐中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天刚亮,师父就叫醒所有人带到后山的空地上晨跑,然后集体去洗漱,洗漱完吃早饭,早饭结束还是去后山。

这个时候后山的空地上多了一个人,大师父已经在空地上打坐等着他们。

此前两人就商量过,大师父负责教他们学文,师父负责教他们习武。

大师父是当年五人中最有学问的一个,他知道这五个孩子应该怎样去教,他们跟其他孩子不同,他们不仅懂事,而且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所以大师父打算直接从结果入手,采用死记硬背、直接灌输的方法。

几个小家伙过来后,师父安排他们坐在地上的石板上,大师父坐的是一个较大的圆形石板,在最前面,他们五个的方形石板在后面呈一个半包围的形式。

开始很自然的是唐诗,从简单的诗句一首一首的开始,不断重复。和想象的一样,五个小家伙第一天表现就很不错,安静的坐到了早课结束,在后来两年里每天都有这样一节早课,当然除了极端天气。

早课结束就是午饭时间,然后午休。中午在一片阔叶林中识字练字,这片阔叶林呈正方形布置,以前这里应该是弟子们练功的地方。

树林中的环境很适合识字练字,从金木水火土开始练起,硬笔字、毛笔字都必须要练,只是毛笔字练得时间比较短。

时间过得很快,下午饭的时间到了,吃过下午饭,师父带着他们去一个较高的山地看落日,那里视野很好,只是离寺庙有一段距离。

吃完饭就要赶紧出发,要不然就看不见那如火的夕阳,其实并不是简单的看夕阳而是凝视。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除承达外的四个家伙也适应了山里的这种生活,渐渐适应后,晨跑后面增加了马步的训练。

下午的事是雷打不动的,下雨的话就戴上斗笠在雨中打坐。

下午饭后去爬山看夕阳,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开始学习像师父那样凝视着夕阳,没有夕阳就在家打坐静思。

日子虽然平淡但过得很舒心,不知不觉一年已经过去。

这一天天刚亮,师父就叫起五个家伙,“人之初,性本善…养不教,父之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整齐的声音在晨跑的路上响起。

这一年唐诗、三字经、论语等等他们都能张嘴就来,晨跑已经开始由承达带领,可是师父还是跟在后面。

马步练习的时候,师父也会跟着坚持。晨读的东西越来越难,慢慢的大师父也会加进去一些解释,识字在早课的时候也会一并进行,尤其是一些生僻字,当时遇见当时解决。

硬笔字、毛笔字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不论是字形字体还是词汇量都有了一定进步。

“看夕阳了”五个小家伙扔下碗就向老地方冲去。师父还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