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老子还不听你这些鬼话,我老子过的桥,比你走路还多。”张全定刚从科得平办公室出来,骂了一通,疾步走向曲总办公室。一直以来,张得定都不服科得平,一般就只有一点小事才找他,大点事就直接找曲总,尽管如此,他经常要骂科得平,在他眼中科这个人,不配当主任,毫无水平可言,除了阳奉阴违有点鬼点子,没得任何能力,另一方面,科私底下常称张见不得女人,见了女人“口水悼下来可以把脚背都打肿”,是个实足的老色鬼,”最令他讨厌的就是,张长期来,退而不休,以老买揣。因为,张的岁数可能早就该退休了,还呆在这里,不服从管理不说,还经常当着部门全体人员跟他顶着干,一点不留面子。
张得定,刚落座曲总办公室,没谈上几句,科得平也进了来。
“老张,你给报社联系那家建筑公司,现在进展如何?”科问。
“公司资质要升级,请你莫要急,事情能搞定,所以请你要相信,事情慢慢来,好事不能急。”张得定长期对打油诗有点走火入魔。
“今天,我不是来听你作诗的。”科得平非常严肃对他说,“当曲总的面,我再给你一周的时间,如果,这个事你搞不定,我叫其它他人来。”
“双方都签订了协议的,人家说得很清楚了,公司为升资质,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再说报社的土地都还没有落实,急着招进来也没用。”
“那份协议,如果现在对方反悔了,几乎是废纸一张。”科得平说道,“如果,现在把建筑公司招进来,马上双方成立项目筹备组,就不可能反悔了,而且,有很多前期工作要做。报社修办公大楼,怎么会不急?现在报社全体上下,包括曲总在内,都在全力落实当中,这个关系我们饭碗,你当然无所为哟,报社垮了,你屁股两拍拍跑起退休了,当然,与你无关。”
“你这个人,话怎么这样说哦,总有时间过程啥。”
“都快两个多月了,要是生个娃儿,都可以翻床了,你还八字没得一撇,这是在豁鬼。”
“好了,你们俩个都不争了,老张,土地这事,很快就要落实了,必竟我们没有通过程序,土地一下来我们马上就要组织建筑单位进场。所以,老张这边抓紧时间落实。”曲全肿劝说。
自从几个月前,曲全肿在报社传达了“实现全面达标平稳过关”动员会以来,整个报社,上上下下开始行动起来,因为关系到报社生死存亡,关系到他们饭碗,因此,大家热情高涨,积极献计献策,共同渡过国家的宏观调控,避免被停刊整顿。所以开始就像曲全仲所提到的,要想‘破局’的根本,就是必须解决报社办公大楼的问题。只有把楼修起来,一切问题就解决,但是,说起简单,做起来还是难。首先,报社已经连续五年亏损。那有好多资金拿得出来。于是,曲全肿下面一帮亲信智囊们创造性提出来,通过运作,不仅要“空手”来修办公楼,还要以此通过“炒房”来挣取利润。张得定联系那家建筑开发公司,就是这次运作的主要步骤之一。
报社刚开始落实这计划的时候,曲总就单独找张得定谈了话,张作为报社的五朝元老之一,在这个危急时刻,一定要出来顶起,在张的数十年的新闻从业生涯中,有相当长的的一段时间,都是在搞经营工作,特别实行是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采编与经营分离的政策以来,他的经营业绩,非常突出,而且,几乎没有出过什么问题,在报社的记者中,是比较守原则的人。一般遇到什么重大问题,都要请示报社领导。这次找这家建筑开发有限公司,实际上也是一次巧合,B 县建委是他的长期合作单位,平时采写了该建委不少的关于安全法规、建筑质量的相关稿件,最让报社满意的是,该委连续几年都在报社投放十多万元的专题稿,,这跟张全能平时努力给建委发新闻宣传稿分不开的,其中,还有些新闻稿被市里一些媒体和建设行业的内部刊物采用,引起市建委的高度关注。
每个月好几天,都要到该建筑行业去采访,就是一次采访中,遇到了一家名叫天空建筑开发有限公司,在该县做了不少的项目,当中有不少是县里面重点工程,而且,还曾经获得市里评选的多项奖,一度被该县建委作为行业示范企业,在行业内部进行宣传,这样企业,自然成为张得定的浓墨重彩报道对象,他成了这里常客,凡是这家单位的稿子,建委都大力推荐。
一天,张得定,刚从这家企业采访回家,在路上突然接到建委主任打来的电话,这家单位说出事了,原来该企业修建的一个拆迁安置项目,有几户人家墙上出现裂缝,本来是个小问题,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