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科得平把写好的稿子,故意拿给嘉陵县政府方面人员看的时候,报社办公室按曲全仲指示,写好一份《在嘉陵新区建立文化产业园可行报告》。全文简明扼要地进行了阐述,根据国家那些政策;如何建立、以及对今后运转情况,作了一番描述。这份报告和一些嘉陵新区事件的后续报道的稿子,让嘉陵县府代表带了回去,专门交给嘉陵县委书记,报社通过这一信息,目的很明确,要我们不继续报导也可以,就是接纳这份报告……..
这份文件很快,就由宣传部长亲手转交给县委邹书记“这个曲全肿,口袋里面究竟装的什么药。”邹书记边打开文件边唠叨着,给旁边宣传部长说道,“你看嘛,狐狸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他仔细看了一会,“这不是在敲诈我们吗?”他迅速递给宣传部长看。他沉思一会儿,“,你把这个材料,全部上报到市委宣传部和市纪委。”
“我觉得,这个做法不妥啊,这材料让市委领导知道了,我们没有好处啊,再说他们敲诈牵强了点。”
“怕什么,我都是按市委市府部署来进行的啊。我觉得没得那点不妥,叫市委宣传部领导出来治一下这个,‘老狐狸’。”
宣传部长见邹书记执意要上报市委宣传部,于是,他马上当着邹书记的面,给市委宣传部的分管领导拨打了电话,宣传部长立即就同《消费者导报》的沟通情况,以及曲总送来材料和相关曝光稿件,汇报了一番。结果,却令他们意外,市委宣传部部长,在电话里大声诉责,“人家解决这个事情,可能有诚意,你们却小题大做;市委1号领导明确指示了的,这个事情,应该双方座下来以沟通为主,我们不便干涉其中,至于,《消费者导报》提出要在新区搞文化产业园,我看是件好事情嘛,这跟市委出台2号文件精神高度契合,你们还在纠结这些事情,觉悟太低,眼光还是应该放长远点嘛。”电话是按下免提。旁边邹书记气得大骂起来,“简直是给共产党撤共产党的台。”
实际上,交给嘉陵县委宣传部带回来这一大叠报道的稿子和反映材料以及那份可行性报告,曲全肿全部上交市委1号领导和市委宣传部长;首先,曲全肿《关于打造文化产业圆的可行报告》得到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再一个高明之处,曲全肿为了发展文化产业,理应得到市委市府的财政专款支持,这笔资金而且是从中央拨下来的,曲提出来不动用这笔钱,他知道用它,也得不到多少钱解决不到问题:不如借嘉陵新区这条“肥猪”,割点肉,如果,你叫市级领导去协调,是他们最不情愿做事情,即使协调,不知好久才调协得好等到那时,可能《消费者导报》早就被砍了;这样让那笔中央财政拨款让领导们挪为它用,这是他们最情愿做的事情,还有曲全肿最高明之处,就是给领导们“擦屁股”,在新区有几处“烂尾工程”其中有一处就是污水处理站,由于,当初由于设计没有达标,结果,修到一半就停工。这几处市、县几级领导都涉及其中“烂尾工程”,成了他们心中的一个伤巴,如果,在此处搞有模有样的项目,自然而然清除后患,领导何乐而不为呢!其是这都是报社集体的智慧,跟科得平等采访组近半年来所取得工作成果有关,可以想一想,报社修大楼还需要他们花一分钱吗?可能要曲全肿退休了,成了高谈阔论的本钱。
曲全肿,搞的所谓“文化产业园”,总共占地十三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由一幢33层主楼和6层的群楼组成,其中,主楼17层全部作为报社办公室,其他楼层均作为文化产业和商业开发。总投资1000多万左右,那这笔资金,报社如何筹集呢?首先,原污水站这个地址,是嘉陵新区白送的,由于,设计出了问题,修到其中这一半就停工,当时没有办手续,按违章建筑进行了拆除,先前说到报社记者张全能找的一家建筑公司进行全额垫资修建,修好以后,报社就用房子冲抵建工费和材料费;这样一来,报社就基本没有花一分钱,就可以把房子立起来。剩下的就是那报社那一层办公楼的装修费,就只有靠那部分八万平米左右的房子,按市价每平米5000元算,买悼七成,就可以获得3500多万元;剩下的就是出租一年也可以收入几百万元左右;周围公路、市政设施,都是曲全肿分别跑到交委、市政。申请来的专项资金修建成的。
办公楼大厦有条不紊地按进展修建中,曲全肿满脸轻松座在办公室,以前那种如座针毡那种感觉,每次回想这一系列运作,似乎又找回了当年感觉,表情露出厚重般自信,他还是像以前一样,习惯走到窗前瞭望长江,虽然,见不到久违的江影,但是,他又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