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突击采访 > 第13章 打口水战

第13章 打口水战

通过一段时间,运作多少还是有了一定效果,整个部门的人都还是比较积极。而且,曲总也比较满意,短短的一个月,解决了120吨水泥,但是,仍差180吨,但好在每天工地上都能用得上,不会断档。看起来一切都比较顺利。就在这时,嘉陵县公安局打来了电话称,“你们报社的黄XX和杨XX,因涉嫌敲诈已经被刑拘了。”

曲总,马上派办公室付主任、科得平、一同前往嘉陵县公安局进行核实处理…….

这俩个人被抓,在报社没有引起多大震动。因为,他们两个人行为,在报社早有耳闻,其劣迹斑斑,已是公开的秘密了,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件好事,否则,就有可能“一个老鼠屎坏一锅汤”。其是这件事远远没有想像得这么简单,随后,发生的事情多少让人震惊!

张全定接到报社“版面换水泥”这任务后,凭着他多年跟建筑系统的老关系,找市水泥产业委员会,这是全市水泥行业的老大,主要扶持水泥行业从产、供、销各个环节,还包括环保、法律维权等各种事务,多年来,做不少事情,成了市内各大小水泥公司不可缺当家人,张全能凭借着市建委领导的“名片”,自然而然协会的人,不会怠慢。工作人员赶紧引到李会长办公室,刚一进办公室的,张全定就一下愣住等一会发出了声音,“这不是国成吗。”李会长也一下认出张全定,俩个上前热烈拥抱起来,原来俩人是一起长大,一起同过桌非常要好的同学,通过寒暄一阵后,相互把这几十年经历都介绍一篇,俩个人那天整个一上午,没有谈一点工作,到了中午酒宴过后到了茶楼里,李会长才打开话匣。

“老同学,我不知有些话该说不该说,也是工作上的话题。”张全定欣然接受了,李会长,就把这段时间来,报社到各个水泥厂去拉赞助的情况说了,“据部分基层单位的反映,报社名为宣传,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去抓问题,主要就是针对水泥厂的污染问题做文章,然后就向水泥工厂摊牌,如不配合,就扬言要曝光,我市水泥厂环保企业,大多数是执行的九十年代环评报告,目前正在整改,有一个过程。你们报社这些记者就抓住这点进行恐吓,都以报社公益事业为名提出了通过赞助水泥五吨、十吨的形式,在报纸上做个宣传,这些都可以理解,我们也打了招呼的叫水泥厂都给予支持!但是,有些人就要不得,除了三番五次来要水泥外;还要求水泥厂给现金,少则一万或二万;多则三万、五万,还有些人,三次、四次来拉水泥去倒买。

张全定作为报社一位老同志,听到自己几十年未见面的老同学,一见面就摆这个事情,也可以理解问题到非常严重地步,否则,如果不跟李会长这种特殊关系,人家肯定不得讲。李会长本身是一名律师,在接到基层单位的反映时候,开始还认为是极别个人行为,后来,有多家水泥厂反映到协会来了,情况有些不对,我们协同公安局进行了调查,对整个情况进行了解,锁定报社多名人员不同程度涉嫌违法活动,“这是我们撑握的一个名单。”李会长递给了张全能。

张全定接过纸条一看大吃一惊,整个名单除了没得自己和古大英等几个人以外,整个采访组人名单都在上面,还有报社其他部门成员也在上面,共有十五名人员,“你们如何处理?”张全定问。

“这样,老同学,看在你我这份上,不想把这事情闹大了,情节最严重的两名,嘉陵县相关水泥厂已经在公安局报案,肯定作出处理。其他人员如果收了红包,主动退还回去,认个错,我们就对事情采取‘冷处理’。

曲总看到这个名单后,气得大发雷庭,要是这些人都被公安局带走,报社要岂不是要关门了嘛。立即吩咐张全定去老同学那里求求情,尽量把这个事情包下来…….

随后,不久市委宣传部,发来要求《消费者导报》停业任何经营业务整顿三个月的通知,并向全整个新闻界通报批评。好歹只是停业没停刊,也算是给面子了,报社在大楼的贴了一幅通告,督促有关涉嫌人员退出贿金,争取宽大处理,如在规定期限内拒不认罪的,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措辞非常严明,曲全肿、周副总、办公室付主任、科得平分别作出书面检查……..

“现在,嘉陵新区内不少企业内,到处贴起‘防火、防盗、更要防范《消费者导报》。“科得平随手拿了一张给曲总看,曲总一看,气得大骂嘉陵县邹书记,“狗日的,姓邹的,落井下石,非君子也。这个人,你不好好教训他。我们在这里难有安宁之日。”

“关于,他的传闻在这里多得很。他跟新区办公室的一名女主任‘有一腿’,听说去年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