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你们不说,我替你们说,姜文在燕京最繁华的地段买了栋500W两的宅子,周易在怡红院花了50W两为那里的头牌赎身……你们确实该死,这些钱是你们能拿的吗?墙角居然挖到朕这里来了,王林!把他们都带下去,依律处置!”
等在外面的王林带着一些士兵把刚才那些大臣带了下去,这时他们才明白,这次就算不死仕途也已经断了。那些没被点到名字的,也心有戚戚,面上也如丧考妣,毕竟刚才只是一摞里面的一本啊,看着大殿中央那厚厚的账本,他们心思各异。
这时,唐乾站起身来,朗声道:“谁也不许做出毁坏华夏国根基的事情,不然就是跟朕作对,小桌子,把剩下的账本给烧了。”说完,也不理众人,转身往御书房走去。这时,群臣才反应过来,他们明白皇帝陛下不想再追究了,不然今天能回去的就没几个了。想到刚才的事情,想到皇帝的雷厉风行,他们不能不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站队问题了。
不说群臣们反应如何,回到御书房内的唐乾,正在考虑把那些忠于自己的人填到刚才的空缺上。过了一会儿,他忙完了手中的事情,对小桌子说道:“小桌子,去叫郭闲进来。”
“遵旨。”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圆桶身板的郭闲就到了御书房,唐乾也不跟他墨迹,直奔主题:“光靠刚才那些入狱大臣的钱,完全不够支援三省的旱灾,你说说有什么办法弄到钱?”听了这话,郭闲想了想,说道:“陛下,臣原意拿出私人财产20W两为陛下分忧。”
一看这胖子这么上路,唐乾也满意地点了点头,语重心长道:“郭爱卿真是衷心一片啊,你不能只自己一个人衷心啊,也要给别人一个衷心的机会啊!”
郭闲一听,马上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赶紧打包票:“属下明白,一定会给别人机会的。”说完,就向唐乾告退去处理这件事情去了,不过刚踏出门就听见了唐乾冷幽幽的声音:“爱卿,付出衷心的是你们自己而不是百姓,明白吗?”
没过几天,郭胖子就凭借他长袖善舞的能力筹集到了2亿两白银,当然了,他也被不少人暗地里骂,不过他不在乎,既然已经决定倒向皇帝了,那肯定得抱紧皇帝的大腿啊,别人的嘲讽谩骂算什么。在唐乾的指派下,郭胖子开始了他去北方三省的赈灾之旅。不过打着皇帝的名号赈灾,倒是把唐乾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提高了不少。
在接下来的1年里,唐乾一边想尽办法削弱两党的实力,一边对某些制度进行改革。比如:唐乾提出了废除农业税,降低房屋税等等,当然,大臣们都不同意,毕竟这会影响华夏国的根基,毕竟农业是立国之本嘛,没了农业税,国库的收入就几乎没有了。就这个问题,唐乾又提出了征收印花税,使得群臣哑口无言。
什么是印花税,所谓印花税就是民间两方交易时,对双方交易的不确定性进行保证,以朝廷作为第三方担保机构,双方在纸张上签字,有朝廷确保交易的公正性,朝廷只在里面收取很小的一笔税钱。印花税有很多好处:
首先,交易双方为了确保交易的顺利完成都是自愿的,不存在偷税漏税现象;其次,虽然这种税收低,但是架不住民间交易的数量多啊,积少成多,一年的税收远远要超过农业税;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印花税不像别的税收,国家不需要养很多的“公务员”去收税,只要每个小城市,大城市的每个县城安置一处办事处,因为百姓自愿交这种税,所以大量地节约了国家的人力财力。
一个个奇思妙想,从唐乾的口中说出,然后付诸于行动,使得百姓的生活日渐改善,尤其废除了农业税,差不多每家百姓家里都供奉了唐乾的画像。两个党派在皇帝的打压下,慢慢地被削弱,尤其一系列的改革使国富民强让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无限拔高,以至于权利慢慢地都向他集中。好像魏超和张启也知道了皇帝的崛起势不可挡,也就安安分分地做自己的事情,能好好安度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