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侵华战争初期可能的作战行动》,《苏军入侵华北地区的作战行动及特点》,《苏军武器装备近况及其发展趋势》,《苏军战区战略性战役的组织与实施》,《对苏联战争潜力的初步估算》,等等。这些文章,不仅在军里做报告,受到欢迎,而且呈报到军区,也受到重视。有些材料还送到了北京总参情报部,作为研究资料发表在《外军研究》杂志上。
有些观点颇有新意,首长们很欣赏。
比如:苏军始终把欧洲作为兵力部署重点。在欧洲,苏联面对北约集团,集中部署了总兵力的四分之三,共三百二十万人。其特点是兵力数量多,武器装备好,战备程度高,在部署上采取前出的进攻态势。特别驻东欧的三十一个陆军师,全部为精锐满员师,坦克师的比重高达百分之五十,直接威胁着西欧的心脏地区。
而在亚洲,苏军是逐步加强亚洲地区的军事部署。无论在数量、质量或装备程度上,亚洲兵力都比驻欧部队要少。很明显,苏军依靠现有兵力,还不足以发动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近两年来,苏联采取了一些加强东线部署的措施。例如,建立新的战区指挥机构,增加驻蒙苏军和驻日本北方四岛的兵力,更新武器装备,大力加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继续部署中程导弹和“逆火式”轰炸机。它支持越南反华,乘机在越取得了海空军事基地。所有这些,一方面对我造成南北夹击之势;另一方面威胁美日从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战略航道。大力加强南下军事扩张活动。
苏在目前东西两线不易突破的情况下,加紧进行南下扩张活动。迄今,苏在这个地区已同一些国家签订了军事性的“友好条约”,取得了四十多个可以使用的海空军基地,并向地中海和印度洋派驻了分舰队。苏联悍然入侵阿富汗,进而威胁伊朗和巴基斯坦,就是它南下印度洋、逼近波斯湾的—个重要步骤。苏联在这个地区的战略企图就是逐步扩大势力范围,抢占战略要地,以威胁西方战略原料的供应和海上交通,并把苏联在欧亚两线的军事部署联结起来。南下扩张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苏联推进其全球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叶柱得出结论:判断苏联是否完成其战略部署,要看他今后能否在欧洲取得全面军事优势,能否在亚洲改善战略态势,能否实现南下的战略企图,控制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海峡和通道。如果苏联做到这些,它就可以在同美国的争夺和未来战争中居于有利地位。
闲暇的时候,叶柱想起了母亲,想起了夏云阿姨,想起了父亲和马光伯伯。他决心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为祖国站好岗,放好哨。
请看第三十章《水口关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