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古镇恩仇记 > 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一)

第三十四章 失踪的电报局长(一)

就在邱凤坐下不久,一位男人风尘仆仆地赶来咖啡馆。

只见那位男人谦恭地弯下身,掏出了一张名片,递给邱凤,并向邱凤问好。邱凤起身握手,示意他坐下。服务生很快就端上咖啡,然后退下。熊涌泉站在柜台边,不经意地拨弄着账本,实则注视着他们俩的行动举止和谈话。

那位男人约三十多岁,额头较宽,一双小眼睛嵌在那张四方脸上极不相称,还有一张蛤蟆嘴,说起话来一合一合的,让人想起了青蛙的神态。他一身西装革履,皮鞋擦得锃亮。

“邱小姐,看你近来精神欠佳,是不是有什么心事?”那男人问道。

邱凤没有正面回答,却吟出两句诗来:“春梦暗随三月景,晓寒瘦减一分花。”

“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那男人叹道。

“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邱凤又问道。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那男人答道。

这一问一答,正是他们接头的暗语。见暗语对上了,那男人心里一阵高兴。他迫不及待地再次把手伸出来,准备与邱凤再握一次手。可邱凤却转移了话题,端起咖啡杯,说道:“久仰了,江先生。”“今天能与邱女士见面,正是荣幸之至。”那位叫江莱的男人只好把手收回来,端起了咖啡杯,忙不迭地说道。

“今天江先生带来了什么好的消息?”邱凤言归正传。

“哦,我今天给您带来了最新的消息,一直主张支持国民党反攻大陆的美国将军麦克阿瑟于昨日率军事代表团访问了台湾,与蒋介石达成了两条绝密协定。”江莱说道。

“哪两条?”邱凤急切地问道。

“一是双方陆海空军归麦克阿瑟指挥,共同防守台湾。二是增派美国空军第十三航空队常驻台湾,在台湾设立军事联络办事处。”江莱回答道。

看来,艾森豪威尔入主白宫,台美关系进入了“蜜月时期”。邱凤要的就是这样的情报,她要赶快向上线汇报。

三天过后,美国第十三航空队抵达台北,并以强烈刺耳的呼啸声飞过台北上空,台湾人第一次见到了现代化的喷气式战斗机。8月10日,美国驻华公使兰登担任了美国驻华大使馆的代办,结束了5年没有大使的时代。

朝鲜战争给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带来了双向的压力,解放台湾的部署被推迟了。为了保家卫国,毛主席向世界一霸美国发出了挑战,中国人名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

当邱凤向上线汇报情况时,上线陷入了沉思。这个上线就是马光在襄阳城侦察时遇到的地下党打入敌人内部的那个特工,代号230。当时他对马光说道:“你们终于过来了,我在敌人军营里都快憋死了。眼看全国都快解放了,我也算熬出头了!这么多年,我们终于要迎来胜利了!”他没有想到的是,襄阳即将解放,他却接到继续潜伏的指示。就一直跟随国民党军队到了台湾。

他和邱凤是单线联系,是她的上线。江莱是她要发展的下线。这个下线的同志,比预定的接头时间少了二天时间到达。让她感到有点问题,在对暗号时,她又发现江莱的回答中错了一个字。就是“不在梅边在柳边。”这是《牡丹亭》中的七言绝句。对暗号时应该说成“不在柳边在柳边。”是故意设置的,以讹传讹。可江莱说成了“梅边”。是口误还是有问题?按照地下工作的严格规定,是不能有这样的失误的。

邱凤把她的怀疑说了出来,230也有同感。他告诉邱凤,再次和江莱打交道,一定要有所警惕。敌人是非常狡猾的,搞地下工作,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我们不怕敌人渗透过来,你过来我们可以利用你,但不能让你来破坏我们的组织。一定要慎之又慎。

另外,230表示,尽快把下线的同志的情况搞清楚,也不能随便冤枉一个好同志。

安排第二次见面是在二个星期后的一个星期一。

一见面,邱凤就表扬了江莱,说他上次的情报得到了上级的肯定。接着,话锋一转,说上次的情报太笼统,没有具体的东西。下次要搞点实在的情况报来。

“那您现在需要哪个方面的情报?”江莱试探性地问道。

“我现在需要沿海的军队部署的情报,特别是大陈岛、一江山岛的具体情况,请你尽快搞到手。”邱凤说得很明确。

“好的。我一定尽快报告您的。不过,需要时间的,是有点困难。”江莱回答道。

邱凤把一个皮包推给江莱,那里面是给他的活动经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