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诸将谁若不服,请到不才这里试剑!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确了,那就是你们谁若不服,我今天就剁了你!
见此情景军师陆贾心中一惊:谁能想到三年后就是项羽你这小子将今天百般维护的义帝熊心流放郴州,然后又罪恶地半路派兵杀死了他?
在乱世,一个人无论地位上升到多高的位置,必须要能掌握、操纵自己的命运。否则,地位越高只会摔得越重,最后粉身碎骨,反而没有那些地位低下但很踏实的人结局好!
这是军师陆贾悟出来的一丝人生道理。
周围警戒会场的那些士兵也心领神会,纷纷舞刀弄戟向前,口中发出威严的呀、呀声。
众将领自然不是傻瓜,大家一看这个阵势,恐怕今天如果敢说半个不字会连会场都出不去的;何况大家都是楚人,立楚王后裔熊心为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于是乎大家一齐拜伏于地,高呼道:
我等皆无意见!立熊心为王,上合天理,下顺民心,将军英明!
既然众将都无意见,那我们就开始了!大哥项梁志得意满,击了三下掌,对帷幕后面道:
请您出来吧!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怯生生地出来了,他穿着普通楚国人常穿的褐衣短衫,脚穿初步麻鞋,头包纶巾,一副楚地平民的打扮。少年还算眉目清秀,但可能是由于年龄尚小,青春的脸上显示出些许稚气。
大哥项梁指着这个少年向众人介绍道:
这位就是我明察暗访一个多月来寻到的熊心,楚怀王的嫡孙!
话音未落会场里立刻就炸开了锅。众将领议论纷纷,有人还道:
听说此人以前还在民间替人牧羊呢!
此话并不假,因为《史记》一书中都有这样的记载。对于这部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而严谨的正史而言,它对史料的筛选是极其严格的,甚至严格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所以被它收录进去的东西一般来说都是确凿无疑的。
大家都静一静!现在我宣布:立怀王之子熊心为楚王,大家三叩九拜,朝贺新立楚王!说着大哥项梁退至堂下,和众将领一起拜伏于地,齐声山呼:
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一套极其复杂的仪式过后,一个傀儡被最终竖立,一个悲剧人生也从此最终确立了!
从此这位傀儡少年熊心就成了楚国名义上的统治者——楚怀王,定都盱眙。当然了他只能发发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诏令,对大哥项梁上奏的文书也都只能朱批允或可一字。
而率领二万余人归顺项梁立下大功的越地东阳的陈婴同志则被分封为楚国的上柱国,这可是相当于宰相一级的官职。陈婴得到了五个县的封地,和新怀王一同居住在新都城盱眙。而项梁呢,则自称武信君。
表面上看项梁似乎只有个武信君的虚名,实际上他才是这里真正的老大,所有的重要政令实际上都是从他这里出来的,或者至少得到了他的首肯。
此时没有什么战事,出现了陈涉吴广起义起来难得的稍许安宁。而二哥刘季同志倒是优哉游哉,他利用这难得的闲暇时光广纳妻妾,在安乐窝里流连忘返,真是快活似神仙哪!
军师陆贾倒是一刻也没闲着,白天他和曹参、樊哙、雍齿等将领一起整训军队,晚上他则和行军主薄萧何等人一起处理各种公务,研究探讨繁杂的军情政事。
几个月后,战事来了。秦军重兵围攻齐国的东阿(当时六国统统反秦,各地豪杰起兵后都宣布故国光复),依照楚怀王的诏命(实际上是武信君项梁同志自己发布的命令),大哥项梁率军援救东阿的齐军。虽然大家并不属于同一体系,但在反秦这一终极目标下大家还是能做到基本的战略配合的。现在齐军被秦军团团围住,唇亡齿寒,当然大哥项梁不能见死不救啊!
按照大哥项梁的意思,大军直接进攻包围东阿城的秦军,以此来解救东阿被围的齐军。然而智多星陆贾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他建议大军向北进攻齐地的亢父。
这下子大家就都不明白了,秦军早已把东阿城围得水泄不通,东阿城眼看危在旦夕,为什么不去打包围东阿的秦军反而去打兵力空虚的亢父?
三弟陆贾笑了,他耐心解释道:
此乃调虎离山、围魏救赵之计也!亢父乃齐鲁重镇,是秦军的后勤基地和转运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在秦军集中兵力猛攻东阿,亢父防守空虚,我军正可以利用这一千载难逢之机直插亢父,做出佯攻亢父的假象,吸引秦军主力回